![]() ![]() ![]() 芦溪镇东阳村党总支 银河镇紫溪村党委 南坑镇窑下村党支部 全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 模范党组织 ![]() ![]() 近年来,古朴而又现代的东阳村,赓续全国卫生模范村的优良基因,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不遗余力建强堡垒,引领全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步入新境界,走上东阳蝶变之路。 靶向发力建强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东阳村按照“三化”建设要求,以县委“争星夺旗创优”活动为载体,将基层党建融入发展大局,优化党组织设置,构建了“支部联小组、小组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的组织体系。 激活动力引领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东阳村落实县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五条举措,推行支部领办、探索村企联办、实行服务代办,全村产业发展全面开花,村民就业有门路,致富有渠道。全村已发展产业基地7个1200余亩,引进了“5020”百世德、多美好民宿等项目。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6.4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057元。 凝神聚力引领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吸铁石。东阳村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美怡人,乡贤辈出人皆为范,红色阵地润物无声,人居环境美美与共。52名新乡贤热心公益,带动全村崇德向善。打造了红军交通站、文化大院、东阳书院等红色文化阵地,全村现有腰鼓队、合唱团等各类乡村文化队12支268人。 党群连心引领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粘合剂。东阳村建立“1+10+N”党员联户机制,全村确定8个党员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N户群众,让党员下沉网格里、融入群众中。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代办点,服务群众365天不打烊。同时,组建“红管家”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常态化志愿活动。 ![]() 紫溪村位于芦溪县银河镇中部,距芦溪县城约15公里路程,属丘陵地带,村北有金鸡岭。据《甘氏族谱》载,“势欲登天莫与其,雄飞有象似天鸡”。民间传说此天鸡是一只雄健的“仔鸡”,年深月久,口口相传,演化成“紫溪”。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5274人,现有党员135人,2022年,村党总支升格为党委。 建强一个支部 引领发展 对标党建“三化”建设要求,大力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优化党组织设置,合理划分党支部、党小组,形成“党支部并联党小组,党小组凝聚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组织体系。选优配强村班子,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5人,致富能手4人。派强驻村工作组,通过“第一书记+村级班子”形成工作合力,达到“1+1>2”的效果,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用好群众工作法,健全党组织议事规则,“四员定位”发挥党员的上联下接作用,推行“屋场夜会”“小组比武”“三问监督”等机制,把“话筒”还给党员、交给群众,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商量办,重大决策事项公开透明,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推动党员群众由“等着干、推着干”转变为“争着干、比着干”,形成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发展氛围。 创办一所学院 培育人才 立足新阶段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创办了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将紫溪的“发展实例”变成鲜活“教学案例”,形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紫溪品牌”效应。培育实用人才,按照“校区在乡野、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吃住在农家”的办学思路,利用紫溪村脐橙基地等20多个现场教学基地,与省农科院、江西农大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开展院校合作,面向“三农”干部、乡土人才、职业农民提供党性教育、电商管理、农村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为乡村振兴储备农村实用人才。助力产业发展,依托学院资源优势,汇聚建立专家教授、“田秀才”等本土人才资源库,构建“党建+产业+人才”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带回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69批9760人,搅动思想、提升技能,助力产业振兴。 探索一条路子 富民兴村 积极落实县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五条举措,探索一条“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富民兴村路子。支部引路,当好“红娘”,村党总支领办了种养、土地股份等合作社,变村民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流转土地4600余亩,打造脐橙、安福蚕子、大庆家庭农场为主体的“一园两场多基地”产业发展新格局,村集体每年从中获得固定租金和土地入股分红收入。党员带路,开展支委班子、党员致富能手“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带动群众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项目,在“吃、住、学、游、购”一条龙服务上形成“学院+党支部+农户”模式,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产业铺路。用活政策,以奖代补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做优千亩柚园、千亩橙园等特色帮扶产业。通过采取“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脱贫户)”的合股联营模式,按照比例进行分红,有效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村集体经济从2015年的不足1万元壮大到2021年的125万元,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5000元提升到2.5万元。 ![]() 窑下村地处芦溪县南坑镇东部,辖区面积7.99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107人。村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现有中共党员47人。境内生态环境优良,东靠明月湖,南邻老鹰谷,羲之河穿流而过,山水相映,自成佳趣。窑下村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古窑址分布南坑河两岸,大大小小有300余座;是被誉为“中国保尔”,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胡启初的故乡,是萍乡市启初关爱志愿者协会、杜鹃花小屋的发源地。 窑下村过去是典型的经济薄弱村,省定“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去年以来,窑下村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三强三聚”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千年古窑文化和启初志愿文化做文章,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