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萍乡农商银行 查看内容

【知识】这份防诈宝典,快转发给身边的老人!

2022-5-13 09:16|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江西萍乡农商银行

近年来
以老年人为目标的
诈骗犯罪易发多发
被骗老人在遭受财产损失的同时
更承受巨大的感情压力
严重影响晚年生活

如何识骗防骗
汇总了几种常见的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
一起来看看吧

      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带你发财型
      赵某等人冒用正规证券公司名义,以固定“话术”对股民回访,骗取股民信任。犯罪团伙成员扮演“专业老师”“老师助理”“业务主任”“经理”等角色,以“提供内幕股票信息”“专业老师指导交易”“保证高收益”等为诱饵,骗取股民交纳“服务费”,共49名老年人上当,年龄最大的已经89岁。

      购物返利型
      董某明知无偿还能力,借助“口口相传”等方式,以“买酒缴押金,每周返还押金及推广费”的模式吸引不特定公众投资,并伪造公司合同专用章,与11名老年人签订虚假合同,骗取人民币49.6万余元,所得钱款均被其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及日常开销。

      免费赠送型
      张某纠集4名同伙多次在乡镇承诺以预交现金换取“兑奖券”,免费发放奖品,再凭“兑奖券”退还现金。但是收取现金后,嫌疑人编造借口迅速驾车逃离现场,39名老年人受骗。

      二、主动示好为谋利

      装神弄鬼型 
      解某以帮看风水、消灾驱病等迷信方法,骗取3个乡镇9名老年人钱财。进一步侦查发现,其常年以在农村地区对老年人实施迷信诈骗为业,曾先后17次受过刑事或行政处罚。

      无所不能型
      朱某以帮助办理残疾证、低保,帮助办理带病回乡退役军人补贴等方式,骗取8名老年人现金7.4万元及香烟3条。

      保健品推销型
      端某等人专门向老年群体发放传单,以赠送礼品等方法诱使老年人参加保健品推销活动,再由“讲师”做假实验夸大产品功效,诈骗老年人高价购买价格低廉的保健品,357人上当受骗。

      三、冒用身份转移注意

      借身份信息办卡转账型
      孙某哄骗其母亲赵某及朋友办理银行卡,并将包含手机卡、U盾、银行卡、开户人身份信息的整套银行卡出售给上线用于电信网络诈骗,导致28名被害人共305万余元被骗钱款被迅速转移。

      假冒身份骗情骗财型
      钱某伪装成女性微信用户,骗取80多岁的老人信任,编造还债、交房租、吃饭、帮助介绍女朋友等各种借口骗取被害人人民币12万余元。

骗术层出不穷
老人防不胜防

      温馨提示
      一、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理财产品如果承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要记住投资是有风险的,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二、谨记选择正规机构。购买理财投资产品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
      三、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集资诈骗多有“击鼓传花”和“庞氏骗局”特点,往往是以新还旧,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容易发生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
      四、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你养我小
我护你老
快把这些“防诈宝典”
分享给家中老人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