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介绍 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坏死、有效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从而减少肝硬化相关并发症、降低肝细胞癌(HCC)和肝病相关病死率。 尽管国内外指南对于CHB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均已经逐步放宽,但仍有相当数量的CHB患者因不符合现有标准而未能接受抗病毒治疗,因而导致疾病进展。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与广东省中医院池晓玲教授等研究发现,对不符合《中国乙肝防治指南19年版》中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肝活检,发现30%-80%上述患者肝脏有明显炎症与纤维化,他们将这些患者定义为不确定期CHB。 美国、韩国等研究发现,那些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不确定期CHB在随访中有相当比例的人进展到了肝细胞癌(HCC),尤其是大于40岁患者。 因此2022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来了《扩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专家意见》,旨在减少HCC的发生,进一步降低乙肝的危害!对于扩大CHB的治疗意见如下: 1、发现更多的HBV感染者:健康体检要增加HBsAg筛查,特别是HBV感染高危人群,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男男性行为者、静脉药瘾者、HBV感染者的性伴侣和家庭接触者、孕妇、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和抗HCV药物治疗者等应进行,做到应筛尽筛。 2、对HBsAg阳性者无论治疗与否,应高灵敏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 3、对于HBV DNA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年内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男性高于30 U/L、女性高于19 U/L,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后,建议抗病毒治疗。 4、对于HBV DNA阳性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HCC家族史;(2)年龄>30岁;(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 5、对于随访1年以上,未经治疗的“不确定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 6、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DNA仍然高于10-20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换用或加用强效低耐药核苷类似物或者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 专家简介 欧书强,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病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兼职教授,全国人工肝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疑难与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委员,全国优秀肝胆病咨询专家,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省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委员会常委,省整合医学会感染分会常委,萍乡市感染病学会主委。 擅长各型肝炎与肝硬化的诊疗,对脂肪肝、药物型肝炎、自免肝等肝病诊疗有较深造诣。 专家坐诊时间及诊室:每周一、二、四上午,门急诊大楼3楼专家诊区319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