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上栗镇 查看内容

上栗镇水源村——“泉之源”畔党旗红

2022-5-23 09:14|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今日栗江

摘要: 近日,根据栗字〔2022〕33号《中共上栗县委关于表彰2021年度全县“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乡村振兴红旗党组织”的通报》我镇泉塘村党支部、滨河社区党支部、斑竹村党支部荣获“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水源村党支部、 ...
      近日,根据栗字〔2022〕33号《中共上栗县委关于表彰2021年度全县“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乡村振兴红旗党组织”的通报》我镇泉塘村党支部、滨河社区党支部、斑竹村党支部荣获“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水源村党支部、平安社区党支部、西顺社区党支部、达塘村党支部荣获“乡村振兴红旗党组织”,新建村党支部保牌达标“乡村振兴红旗党组织”。

      为发挥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乡村振兴红旗党组织典型示范作用,在全镇营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浓厚氛围,引领广大村、社区党支部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着力筑牢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坚强战斗堡垒,全力建设“转型升级示范镇、城乡融合核心镇、幸福秀美宜居镇”,以良好的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现推出我镇各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乡村振兴红旗党组织的经验做法,以供学习交流。今天推出的是乡村振兴红旗党组织----上栗镇水源村。

“泉之源”畔党旗红

      说起“泉之源”田园综合体,大家都比较熟悉,那是上栗的“小西湖”。然而,这个“小西湖”的前身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臭水塘”。

      我们水源村和相邻的泉塘、达塘都是依着踏塘水库而居。污水直排、垃圾乱丢,导致水库遭受严重污染。为解决这个难题,镇党委引领三村共同开发打造“泉之源”田园综合体。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遭到村民公开反对,因为他们怕失去对水库的管理权。

      水源村历来民风彪悍,2018年村两委换届后,我向全体村民承诺,若因为建设“小西湖”而导致失去对水库的管理权,我就引咎辞职。话一旦说出去就像泼出的水。于是我开始大力抓党员队伍建设——通过“三会一课”加强学习、强化理论、狠抓作风建设,提升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同时利用屋场贴心会、群众贴心人等措施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随后,我带领党员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一个月之内,村民的态度就实现了180度的大转弯,从反对变成支持,这才有了今天的上栗“小西湖”。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意识到,只有抓党建、强堡垒,才能兴产业、育文明。

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水源村党支部以加强“三化建设”为抓手,夯实基础,建好阵地——“标准化”建设筑牢战斗堡垒;“规范化”建设提升组织活力;“信息化”建设铺就便民网络。现在的水源村,哪里有村民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党员的身影,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最前沿。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我们赢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这乡村振兴的热潮(方言)就像是“驼子下岭——势子来噶嗒”。

积蓄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如今,水源村已有两家鞭炮厂、两家引线厂进行了产业转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快推进农、旅产业结合,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脱贫户”的产业格局。成立了以种养和开发游船项目为主体的“金水源合作社”,带动了31户农户和21户脱贫户增产增收;成立了以养殖黑斑蛙为主体的“博亦合作社”,成立了以繁殖鱼苗、饲养小龙虾为主体的“旺水源合作社”,以及以种黄桃、养猪为主体的“家奇合作社”,以开发旅游项目为主体的“湘水合作社”,吸引了近300户村民入股。

      我们还以“泉之源”二期为依托,开发绿色生态农家乐建设。同时,在千亩油菜花基地周边,精心打造“四季跑道”,相信不久之后这里将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营造乡村振兴“新风貌”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重点。近年来,村两委不断为村民办实事,还牵头成立了义务巡防队和志愿者服务队,这两支队伍不论是环境卫生整治还是义务巡防,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护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5月2号,我们还成立了教育基金促进会,奖励了19位优秀学子和优秀老师,资助了两位贫困学生,造就了一种老师努力教、学生努力学的良好氛围。这一切,村民看在眼里、暖在心上。

      现在水源村的民风已完全发生改变,村民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村民的支持,让村上各项工作(方言)真的是“三套锣鼓娶媳妇——蛮红火叽”。

      枫红似火,党旗飘展。为了党旗更红,水源村民正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气魄,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新篇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