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啥是“屋场贴心会”? 就是要讲真心话,说贴心话,有啥说啥,你有诉求可以提,你有不懂可以问…… 一张桌子、几把凳子, 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 或在庭院里、或在路灯下、 或在栅栏边、或在田埂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有啥说啥, 简单的会场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的事 就在热热闹闹讨论中得到答复和解决—— 这就是“屋场贴心会”在荷尧镇积极推进的缩影。 今年以来,荷尧镇坚持“屋场贴心会”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将屋场会开到每一个村党小组,激活党组织每一个“红色细胞”,凝聚群众智慧,让基层党群从乡村建设的旁观者变成积极参与者,成功激发起乡村振兴的内驱力。 排除万难保耕种 “往小了说,农民不种地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往大了说,弃耕抛荒会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善山村第二党小组的屋场会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可为和镇党委委员张华正在讲抛荒撂荒治理工作。年轻人为了谋生大多去了沿海发达地区,而留在本地的村民们也大多从事非农工作,各村均出现不同程度耕地抛荒撂荒现象,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镇村干部们。 今年春季直至入夏,降雨量都比往年多了许多,防汛成了村民们的头等大事,镇村干部也实时关心着村民们关心的事。“要怎么解决排涝难的问题?要怎么解决保水、不漏水的问题?要怎么依天气给水、排水、防病虫,从技术层面给到村民们保障的问题?”在屋场会上这些问题都一一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白天的时候,镇村干部和农村党员们抢抓春耕时节在田间地头奔走,最终成功地解决了灌溉难、排涝难问题,为早稻生产“排除万难”。 “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整治荒田2000余亩,早稻种植上镇里给的补贴政策是全区力度最大的,实实在在的补贴让大家愿意种、开心种。”善山村党总支书记曾宪林说道。屋场会上制定出的方案,充分结合民情民意,大大推进了耕地抛荒整治,全力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让昔日“望天收”的土地重披绿装。 安全生产入人心 在上云村戴家湾的屋场会上,党小组内成员和围观村民就非法生产展开了讨论,区政府副区长、镇党委书记黄新亮,镇党委委员李良宝认真倾听村民和党员的意见,时不时提笔记录,并适时答复了相应举措,大家纷纷表示举措有力度,一定积极配合。 今年以来,该镇加大宣传和奖惩力度,通过“大喇叭”每天定时播报,“法治宣讲进村、进校园、进企业”等方式,广泛发动群众举报相关非法违法行为线索,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公共环境。采取包片包线包点方式,由驻村领导组织网格责任镇村干部,开展了3次大排查大整顿行动,对网格区域所有住户和区域内的废旧民房、废弃养殖场、封闭式院落和有非法生产前科等重点人员、近期关闭退出闲置厂房等重点场所逐户走访和现场踏勘进行地毯式排查,将非法生产的苗头及时掐灭。组建联合执法队,采取不定点不定时、昼夜巡逻相结合的方式,突击巡查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彻底打消违法分子的侥幸念头。同时,积极开展“送岗到户”“入企直通车”等专题促进就业活动,高效精准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这种高压态势下,相信没有人再敢踩‘高压线’。”上云村党总支书记彭显荷说道。 群策群力谋发展 “现在咱们村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路也宽敞。”“不过路灯坏了几盏,晚上下班的人还是有些不安全。”“去年试种的赤松茸、羊肚菌都卖的很不错,今年是不是可以扩大些规模?”……在荷尧村瓦屋棚组的屋场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热闹闹地说起了自己对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谁不想自己的家乡好呢?村民的不积极、不配合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因为缺乏沟通导致的不理解、不信任。”杨可为说,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增强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今年以来,该镇严格贯彻屋场贴心会制度,严禁“搞形式”“走过场”,将屋场会开遍全镇67个党小组,参与的农村党员超过500人,带动群众参与议事超过200人,真正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赢得了群众信任,激发起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热情活力。 “现在大家在会上议事的热情都很高,党员同志带头响应,其他村民热烈支持,我们有信心让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荷尧村党委书记刘华萍说,目前村里计划依托橘子园生态园、赤松茸基地,引入第三方投资,发展文化旅游业,栽植脐橙等果树,发展绿色经济。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充分激活网格中“红色细胞”,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黄新亮表示,“屋场贴心会”搭建起了干部群众的“连心桥”,让干部听到了群众过去不想说、不敢说或到处说的意见和建议,群众也开始习惯“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该镇将继续推动完善屋场贴心会制度,推动广大基层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新转变、工作更实干”,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