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现在电话诈骗防不胜防,我来帮你下载防诈APP。” “陈叔,社保又要年审了,我来帮你办一下吧……” 在萍乡市安源区凤凰街花园社区,总能看到有位每天忙前忙后,热心帮人办事的中年人,他叫段琳,由于曾患有脑梗不能上班了,他便主动来到社区帮忙,担任社区残联专职委员。四年多来,但凡遇到有的居民需要到社区办事却没时间,他全权代办;哪户居民有困难了,他想方设法帮忙。这种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精神,受到大家的点赞。 为做好服务努力充电 现年50岁的段琳,以前是萍乡市水泥厂的职工,2010年单位改制后,他下岗了。后来在外面打工时,不幸患上脑梗,以致不能上班。 但段琳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次他去社区办事时,发现社区的事千头万绪,用“转陀螺”来形容每天的工作状态是一点不为过,非常需要人手。于是,他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去社区做义工。看到段琳做事这么有激情,社区便让他担任残联专职委员,每天帮着社区守民政窗口,做些帮着居民办社保年审,去居民家嘘寒问暖等事情,只要哪里需要,他就帮哪里。 段琳(右)与社区干部在一起帮居民办事 为了能尽快适应社区工作,段琳专门买了一些书籍和资料,学习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很快,他便对社区的工作得心应手了,也因此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 居民的贴心人 “段琳是个热心人,谁家有鸡毛蒜皮的事找他都会帮忙。”社区居民如是说。 由于段琳长期居住在花园社区,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有所了解,社区老人多,哪个老人心情不好,段琳便会陪着老人聊天、下棋,哪个老人身体不舒服,他会马上向社区领导汇报,让老人尽快得到诊疗。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也会耐心地教他们使用,帮他们下载各种实用的APP,哪个低保户对政策不了解,他便会耐心地给人家讲解,这一桩桩,一件件,深得社区居民的好感,因而大家与他与相处得很是贴心。 段琳还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对居民们的一举一动都很关心。社区有位80岁的老奶奶,自从老伴去世后就变得有点老年痴呆,去年9月,他发现这位老奶奶出去后,半天都没回家,他便赶紧去找,结果在康庄桥路口发现老奶奶不知道回家了。他便赶紧搀扶着老奶奶安然回到了家中。去年5月,他在沿河路鹅湖公园后门这里,发现一个30多岁的妇女总转来转去。他仔细一看,发现这人精神有问题,便立即报警,帮忙联系这妇女的家人,将这妇女护送回家。 社区的好帮手 “自从段琳来到社区帮忙,就好像在社区安了个大喇叭,让我们轻松多了,老百姓办事也便利多了。”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婷表示。 张婷介绍,由于段琳熟悉社区居民的情况,有时社区干部遇到不了解的情况时都会问他,从而让社区的事务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特别是他在跟残疾人进行交流方面更方便。而且段琳做事也特别能吃苦,每当社区忙的时候,他总是能够不分日夜地随叫随到,并且居民来社区办事,他都能主动服务。在人口普查那时,社区分片区开展普查工作,当社区主任不在的情况下,他也主动上门,不管楼层多高,都会毫无怨言地爬上去把工作做好,在完成本人的任务之后,还会帮助别的干部去做。 段琳不仅仅在社区办公室帮忙做些民政方面的事务,还积极参与社区巡逻,给新文明实践站打扫卫生等事务,在疫情期间,还帮忙值守卡口,出外人员回家,他也积极上门做工作,进行报备、登记。有一次有位居民从深圳返回后,他立即叫上社区干部一道上门做工作,并穿上防护服对该居民家进行消毒杀菌。当时这居民还不配合,经过段琳的耐心工作后,终于去集中隔离了。 其实段琳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他每个月只有500元的低保工资,但他为社区做事毫无怨言,甚至连社区送给他的慰问品他都不要,而是送给别人,让周围的人深受感动。每当别人问他这么积极地帮大家做事图的啥,他只是憨厚地说:“ 我也不图个啥,就愿意做个社区的勤杂工,只要能为居民办实事,解居民之忧,看到大家过得幸福,我就很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