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瘫痪”的无物业小区因注入“红色活力”而焕发生机,“脏乱差”的老工矿小区披上“红色新衣”而焕然一新,各有特色的“红管家”工作室成了居民们的“心头好”……近年来,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紧紧围绕建设新、旺、和、美、红的现代化安源目标,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打造安源“红管家”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品牌,为居民们的生活添上了一笔浓浓的“幸福色”。 党群联动 “红色自治”显威力 不良物业对罗马风情小区“撒手不管”,因住户较少,迟迟无物业接管的小区很快变得杂草丛生、垃圾满地,臭气熏天,小区治理问题成了居民心里难以落下的“大石头”。 安源镇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创新以业委会、业主监事会、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小区治理模式,实行“自助物业”的服务模式,积极发挥小区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的积极性,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推选政治素质强、群众威望高、善于管理、热心公益的业主成立业委会,当上“亲邻红管家”,自主管理小区日常事务。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很快,这群来自居民中的“亲邻红管家”成了推动并深化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 由于没有划定车位,车随意停放,通行秩序异常混乱,业委会重新布置设计小区空间,将小区道路旁边的花坛拆除,划定和拓宽了数十个车位。自治之初,物业费有限,小区业委会“精打细算”,自行购买树苗,召集居民空闲时一起种树,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使得邻里之间变得越来越熟悉。 卫生清扫、上门劝解、帮助邻里等等,小区各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红管家”作表率,居民齐参与,不仅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更增强了他们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自治的活力被逐步激发出来,社区党委从帮助到协同配合,再到最终不过多干预,真正推动了居民自治越做越好,越做越有劲。 党建搭桥 注入“红色力量” 蒙蒙雨雾间,一幢幢矗立在铁路边的红白小楼显得生机盎然。步入老正街社区铁路边片区,干净整洁的马路、井然有序的停车位、简约古朴的亭台栅栏一览无余,居民漫步其中悠然自乐,昔日的老旧小区换了副“面孔”。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铁路边小区,属于老工矿社区,有着规划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无物业管理的通病。因缺少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和各类活动场地,处处违章搭建,房屋外墙面破损,各类线路乱接乱挂,缺乏基本的公共照明和消防设施,道路破损严重,道路交通与停车的矛盾日益严重等等难题,小区改造“迫在眉睫”。 安源镇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为社区注入“红色活力”。在社区召开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后,采取政府购买,或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方式,实施专业化兜底管理,由社区履行“物业企业”职责,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吸纳辖区老党员、居民骨干当上红管家,倡导实施“社区+楼栋长+居民”的共治共享模式,从时间、空间,到服务内容上实行无缝对接。年过七旬的老党员、“红管家”马茂蓉身患重病却心系小区,对小区改造的一草一木都灌注了大量心血,即使逢年过节去外地的儿女家探亲,也放心不下,一天一个电话询问小区自治情况,生怕工作没对接好。 现在,小区屋顶统一改造成了灰色树脂瓦盖,房屋外内墙统一粉刷修缮,屋面漏水和保温问题得到解决;从落水管到地下化粪池全部统一维修更换;新铺沥青道路和,增加消防设施,综合整治脏、乱、差、杂;并且新建电动车光伏充电桩,年发电量约7000度,多余电力还可创收,全方面真正惠民利民,环境美了,品位高了、人心齐了。 党建引领 打造“红色家园” 沿湖心望去,掩映在绿叶之间的一块块若隐若现的红色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既分散又集中的红牌牌上写的全是雅典世纪花园小区居民的活动场所名称。因为原有的活动室较为零散且面积较小,远达不到居民需求,去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和开发商协商好场地,将小区房屋的部分架空层改造成了“党群议事中心”“悦心书屋”“ 星光歌社”“ 杏林康养”“ 馨禾小馆”“ 悦动空间”“茶艺棋社 ”“志愿小屋”八间主题小屋,面向居民免费开放。 世纪花园小区是一家建成十多年的小区。目前有150余名党员,如何将这些“红色力量”的潜能最大程度释放出来,让他们成为小区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安源镇坚持以“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为原则,以搭建红色平台,优化服务体系,凝聚多方联动力,绘就党建共同体为目标,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成立小区党支部,组织共建单位、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各方共同参与小区建设,推进红色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突出安源“红管家”工作机制,让党员、业主代表、楼栋长对物业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新改造的小屋成了居民休闲和娱乐的乐园,既可跳舞唱歌,又能看书写字,还能下棋打球、养生保健,极大满足了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每间小屋的钥匙由“红管家”保管。这八间主题小屋成了“红管家工作室”,由“红管家”直接管理。 “红管家”们既是政策宣传员、社会治理指导员、造福群众服务员,分布在政治引领岗、政策宣讲岗、民主议事岗、邻里互助岗、邻里守望岗、文化先锋岗、优美环境岗和矛盾问题化解岗这“八岗”上,涵盖政策宣传、家政服务、文艺演出、医疗服务等志愿服务。 为使“红管家”更有生命力,小区还设立了“红管家”意见箱,用于收集意见和建议,年底还组织居民代表对“红管家”的服务质量打分,评比出优秀“红管家”。 53岁的老党员王国平就是众多“红管家”中的一个,他每天在小区“悦心书屋”进行课后英语公益辅导,小区的孩子们课后常喜欢聚集在书屋里,和“王老师”用英语对对话、聊聊天,无形中英语成绩直线上升。 党建引领“一子落”,社区治理“满盘活”。安源镇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以“红管家”为载体,将党建触角延伸到社区物业服务群众最前沿,共同解决居民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让“安源红”变成了“幸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