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萍乡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汛期水质超标原因分析会,各驻县(区)生态环境局、武功山景区农水局分管领导、水科(股)负责人同志、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技术负责人参加会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欧阳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各驻县(区)生态环境局汇报了前阶段开展汛期水质超标溯源排查进展及整改情况,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汇报了汛期水质超标原因分析情况及下阶段溯源排查建议,与会人员就汛期水质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座谈。最后,欧阳建春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欧阳建春指出,今年以来,我市国省考断面水质虽总体呈改善趋势,但部分断面仍存在汛期水质超标的情况,整体形势十分严峻。各驻县(区)局要充分认识做好汛期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时刻绷紧汛期治污这根弦,主动靠前、定向攻坚,精准落实好2022年省水污染防治专业委员办公室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部署要求,切实打好汛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欧阳建春要求,各驻县(区)局要统筹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各项工作,科学调度、压实责任,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全力保障水环境安全。一是加强汛期水质形势分析。针对降雨期污染强度较高极易发生水质波动的国省考断面以及断面上游干支流不同污染因子、污染来源等进行深入分析解剖,加强汛期水质研判和形势应对。二是加强汛期污染源排查。各驻县(区)局要在前阶段排查的基础上,采取“科技+人工”模式开展全覆盖式排查,重点对断面上游及周边影响断面汛期污染强度的废弃矿坑、城乡面源垃圾、工业企业、尾矿库、污泥、畜禽粪污、电站闸坝、沟渠、排灌(涝)站、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等进行排查;三是加强汛期污染源整改。各驻县(区)局要对照排查发现的问题清单逐项细化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对能立即整改的,做到立行立改;对不能立行立改的,要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长期整改工作计划,积极采取工程性措施,稳步推进问题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