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6月10日,县文广新旅局、县文化馆联合濂溪中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同学们讲述非遗文化故事,现场演示缩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活动现场,缩龙传承人为师生展示缩龙风采、讲解缩龙文化及制作工艺,引导孩子们对缩龙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对缩龙文化的兴趣。同时通过手把手传授缩龙表演的技巧,指导孩子们用巧劲展现这种灯彩艺术的恢弘气势,近距离感受缩龙表演的乐趣,领略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 濂溪中学学生肖政轩:我一开始并不是特别了解缩龙,就是觉得比较新奇,觉得很有趣,也很乐意亲身尝试一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缩龙很有艺术魅力,也越来越喜欢缩龙,特别是经常上台表演,更加锻炼了我的胆量,感到非常自豪。 濂溪中学学生傅振鑫:作为一个萍乡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把我们地方的优秀地域文化传承下去。这样的活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也可以更好地去了解、去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做一名合格的“非遗”文化“守艺人”。 当天,参加活动的非遗传承人和师生们一起参观了学校的非遗文化馆,观看了学生表演的采茶戏。并在濂溪中学举行了“传统文化传承服务基地”授牌仪式,现场赠送了演出服、锣鼓等缩龙表演道具。 濂溪中学副校长易园香: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非遗特色课程,通过开展课程学习、作品展示、课题研究等,让学生在学习非遗技艺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外塑于行、内化于心”的精神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