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地荒了后,每次走过这里,心里都堵得慌。现在好了,地里种上了庄稼,再加上今年雨水好,一定会有个好收成。”住在腊市镇腊市村附近的村民彭洪林开心地说道。为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基础,今年以来,腊市镇各部门联合发力,多措并举、统筹谋划,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行动,争取把撂荒地变为“丰收田”,切实保障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建言献策通“堵点”。“我们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召开村民会议等,实地调研撂荒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及时总结撂荒地治理和土地流转经验,切实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与民相亲的优势,实现荒地变良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添上一抹‘人大色彩’。”近日,该镇各级人大代表聚焦粮食生产热点,深入开展农村耕地撂荒现状的专题调研。针对调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代表们提出了要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长远规划,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等形式全面确保撂荒地满耕满种。 靶向发力解“难点”。该镇结合当地人大代表建议,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工作模式,由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牵头,成立撂荒地整治专班,对照基本农田图斑进行地毯式和拉网式摸排,迅速摸清粮食播种面积及撂荒地底数,精准绘制“一图一表一档”,全面盘活现有资源,动员农户依法自愿将撂荒土地流转到合作社,采用相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经营权和全程托管等模式,适度开展规模化经营,将“沉睡”土地变成“活资产”。 精准监督消“痛点”。“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关乎粮食生产安全,更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作为廉洁工作平台成员,我们必须将监督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腊市镇庙岭村纪检委员文帅说道。为护航农业生产,该镇纪委统筹整合镇村两级监督力量,组织各村廉洁工作平台深入种植基地,在田间地头查线索、听民意、纠问题,重点整治农业生产、粮食耕种、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针对撂荒地整治问题开展联合监督16次,整治复耕“撂荒地”约1000亩,督促镇村各部门切实履职到位、履责到位。 昔日撂荒地,今朝“丰收田”,通过撂荒地整治,镇村换新颜,新插播的禾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