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镇 查看内容

湘东区黄堂村:“头雁”引领干劲足 乡村振兴底色新

2022-6-25 10:2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随着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也正在湘东区黄堂村这块热土上徐徐铺展开来。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黄堂村,在党建的引领作用下,攥指成拳,持续增 ...

随着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也正在湘东区黄堂村这块热土上徐徐铺展开来。

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黄堂村,在党建的引领作用下,攥指成拳,持续增强干部群众的干劲、拼劲、韧劲,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村情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完善基层治理模式。黄堂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上任伊始,就同驻村工作组成员一起,在村上上门入户,开展调研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对全村1200余户村民家庭的经济情况、人员构成、收入来源、意见建议等进行全面记录搜集、汇总整理,为村级治理把脉破冰。不断完善“3+5+N”治理模式,坚持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3级联动,打造党小组组长、村民小组组长、网格长、村民理事会会长、志愿服务队队长“五长合一”模式,持续引领N名党员参与乡村共治,广泛凝聚起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最坚实力量,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形成。

黄堂村村部

       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火遍全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本村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村民最关心的问题。而发展旅游业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村容村貌和域内生态环境。为此,黄堂村积极响应坚持便民服务“365天不打烊”号召,持续推动村级“党建+幸福家园”“党建+平安乡村”数字化建设,组织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倾力打造“十大民生工程”。先后投入500万元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投入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级道路提质改造和扩建,如期完成黄堂小学、黄堂幼儿园新建工程,高质量完成200亩高标准农田前期规划选址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厕所革命等。强有力的整治措施让黄堂村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黄堂村全景

       壮大村级产业经济。根据前期入户调研采集到的村民意见建议,村“两委”牵头编制《黄堂村五年发展规划》,其中首次明确了要在黄堂村打造全区一流生态旅游观光村的发展目标,详细陈述了适合该村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在确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后,先后成功打造了黄堂生鲜超市、“世纪红”橘子园、“一米菜园”等项目,形成有机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摘再到销售的完整链条。同时,为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村上生态资源优势,黄堂村打造出了“乡村旅游—夜宵经济—杂基鱼塘—溶洞研学”的特色产业链,以“一河两岸三湾”为依托,打造野炊基地,以本地生鲜超市为食材的主要来源,借助杂基鱼塘(基面种植玉米,池塘养殖鲫鱼,前者供给后者饲料,后者生产粪便肥基),吸引大批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前来旅游参观。

杂基鱼塘

黄堂村一米菜园

      构建常态治理格局。如今的黄堂村,绿水环绕、道路齐整,随处可见白墙蓝瓦、青翠草木、飘香瓜果,让人流连忘返。在感叹成绩来之不易的同时,村级领导班子也在主动思考如何提升村级常态化治理效能,完善治理格局。除了坚持“头雁”引领,持续发挥原有治理模式作用之外,村里也开始探索施行或优化黄堂村村民议事制度、村组民约制度、定岗联户制度、志愿服务制度、定期评比制度等有效治理手段,奔着构建一个富有特色、富有亮点、富有成效的常态化治理新格局而奋进。

村落一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