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圣祥,1968年10月出生于麻山村草坪组,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为麻山村村委会副主任,现任麻山村党委书记,他始终坚持行胜于言,时时处处模范带头,一心一意为民干实事,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爱戴,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麻山村全村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与市区距离近,生态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刘圣祥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抓住党和国家加大强农惠农的大好时机,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先后引进了康宏、春蕾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了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全村现已形成了860亩葡萄、150亩无公害蔬菜、150亩百果园、100亩草莓等六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转移劳动力200余人,带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2500元。积极引导村民自主创业,依托葡萄、草莓等基地,紧紧围绕建设萍乡市“休闲度假后花园”这一目标,发展以“观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农家果,干农家活,体验农家生活乐趣”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并带头创建了第一家农家乐接待站,年纯收入达20万元,由此带动了麻山村农家乐的兴起,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特别是葡萄、草莓等农产品成熟时期,村内游人如织,年接待人次超过30000人次,仅此一项,实现人均增收500元。 刘圣祥出身于农民家庭,家境艰苦,好不容易苦撑到初中毕业,便回家务农,他开过小餐馆、摆过地摊、办过杂货铺......适逢农家乐旅游悄然兴起,他带头在村内办起了第一家农家乐接待站,年纯收入达20万元,对贫穷有着刻骨铭心感受的刘圣祥,脱贫致富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扶贫帮困,回报社会。 当刘圣祥了解到麻山中学有好几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而面临退学时,他立即赶赴学校,为这几个孩子缴纳了学费,并嘱咐他们要认真学习。为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安心读书,他承诺每年捐献5000元现金作为麻山中学的助学金。 麻山村有许多的老党员,年纪大了,丧失了劳动力。他们有的为缔造和保卫共和国流过血汗,有的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过青春,有的为家乡的发展辛苦了一辈子,刘圣祥与妻子商议,逢年过节,他便会去看望老党员们,带上钱和礼品,闲话家常,嘘寒问暖...... 一笔笔的捐款,一次次的慰问,温暖了多少无助的家庭,滋润了多少干枯的心灵,从此,他也有了更多的牵挂。 刘圣祥不仅自己致富,带动村民致富,还关心党的各项建设。在兼任幸福党支部组织委员时,他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配合做好优化党组织设置的各项工作,把更多优秀的年轻的村民吸引到了党组织中来,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同时更能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旗帜作用,带动群众把麻山村建设成萍乡市休闲度假后花园。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他还积极与村里的党员干部一道,与时俱进,正在积极筹划筹资建设幸福村景区,探索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每个人只要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就是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刘圣祥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岗位上发挥着不平凡的作用,以扶贫帮困,回报社会的爱心善行和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感染麻山村的每个村民,呼唤着社会尚德向善的良知,犹如一面旗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用真实的心和爱,共同构筑和谐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