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芦溪县 查看内容

【媒体看芦溪】今天,凤凰网首页聚焦芦溪!

2022-7-6 12:5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厉害了7月5日凤凰网首页报道我县上埠镇红色山口岩村的发展新路一起来看看吧!河水从山口岩水库一路向下,流向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流过芦溪县县城,一直奔流入赣江。这是袁河,芦溪众多河流之一,也是芦溪人的“母 ...

厉害了

7月5日

凤凰网首页报道

我县上埠镇红色山口岩村的发展新路

一起来看看吧!

河水从山口岩水库一路向下,流向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流过芦溪县县城,一直奔流入赣江。这是袁河,芦溪众多河流之一,也是芦溪人的“母亲河”。

在芦溪县境内,有袁河、潭口河、万龙山河等6大河流及22条中小型河流,有山口岩水库、明月湖水库、锅底潭水库等43座水库、2300余座山塘,全县河流总长370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将芦溪县围绕,这里以水为魂、以水为脉。

袁河,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历史与繁荣,也见证发生在这里的红色历史。“那天晚上,爷爷听到外面一阵阵枪声……”盛夏时节,站在秋收起义纪念馆(卢德铭烈士陵园)的卢德铭雕像前,周国圣诉说着爷爷曾经讲述的红色故事。

依山傍水的山口岩村,位于罗霄山脉脚下、地处袁水河畔,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这里“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特色。“村‘两委’通过整合资源,投资400余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路面硬化17公里、安装路灯300盏,并鼓励村民种植荷花、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环境整治等,秀美乡村蝶变新生。”上埠镇山口岩村党总支书记王必清说,“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我们打造了一条2600米长的徒步路线,沿着山口岩水库一路可以走到狗脑寨。”

站在狗脑寨,俯瞰脚下的上埠镇袁水源城乡融合试验区,这里曾是芦溪县重要的码头和商埠。放眼望去,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沿河而建的水埠商业街,似乎诉说着曾经的繁华。

与此同时,秋收起义发生于此,让山口岩村拥有了丰富的红色资源,也成为了全国红色名村。

走进山口岩村袁水源红色文化园景区,秋收起义文化墙、卢德铭烈士陵园、革命烈士雕塑等,让红色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在这里,人们将卢德铭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围绕党建‘三化’建设样板村,依托红色资源,推动基层党建、红色文化、绿色产业深度融合,党员群众更活跃了,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了。”王必清说。山口岩村突出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与袁水源城乡发展实验区资源共建共享,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心灯广场与位于村里的秋收起义烈士陵园、卢德铭烈士纪念馆连成一条红色旅游观光线。

6月17日,袁水源红色文化园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袁水源红色文化园景区以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三色旅游资源相互补充。“景区还有山口岩水库、鹰击长空广场、心灯广场、燎原广场、希望之门、红色教育培训中心、雕塑园等旅游资源。”王必清介绍说,山口岩村致力于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打造了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让我们山口岩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红色名村的力量源泉。打造红色名村的过程中,山口岩村尤其注重讲好红色文化故事。近年来,山口岩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故事会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编排制作《信仰坚定、忠诚担当的铁军骁将——卢德铭》专题党课。其中,由当地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组成的“红色宣讲团”成为山口岩村一道风景线。“山口岩村是全国红色名村、全市基层党建先进村,只有实实在在地干事创业,才能守好这块‘金牌’。”王必清说。

正午时分,站在新修建的柏油马路上,一侧是整齐洁白的村居民宿,一侧是开得正艳的千亩荷塘。风轻轻吹过,荷叶连连。王必清介绍说,山口岩村充分发挥山水林田的资源效益,流转土地近700亩,打造了蔬菜基地、马家柚、梨子园等“六个百亩”产业基地。如今,美起来的山口岩村已成为萍乡乡村旅游必不可少的网红打卡地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山口岩村将红色资源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发展致富产业,助推餐饮、种养等行业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以红色名村创建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的2.3万元大幅度增长到38万元。“今年可能要突破50万(元)了。”王必清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