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金山镇 查看内容

走近全国“书香之家”之张国武家庭

2019-5-24 11:4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大厅内摆满了张国武写的书法作品初夏时节,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张国武家的小院子里树影婆娑、绿意盎然。走进院内,门额上“清河园”三个字映入眼帘,73岁的张国武一头白发,精神抖擞地站在院子里,笑着向笔者介绍“清 ...

大厅内摆满了张国武写的书法作品

初夏时节,上栗县金山镇高山村张国武家的小院子里树影婆娑、绿意盎然。走进院内,门额上“清河园”三个字映入眼帘,73岁的张国武一头白发,精神抖擞地站在院子里,笑着向笔者介绍“清河园”的由来,因为张姓古时的封地名为清河,张国武便为自家小院取此名。宽敞的院子里,立着一栋三层小楼,大门两侧刻着张国武作的对联“学海拼搏仕耀门,书海奋读科入第”,大厅内摆满了张国武写的书法作品。上到二层,是书法室和藏书阁,一张书桌,一副笔墨,一整墙书,张国武能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呆上一整天。 

张国武出生于农民家庭,家境的贫困并没有磨灭他读书的意志,他立志要努力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小张国武就爱看诗词散文,对写作也十分感兴趣。上班时也没有落下阅读和写作,在单位还创办了一份名为《战地红花分外香》的小报,内容大多是队伍思想建设、工作情况等,张国武经常在上面发表一些工作上的见解和感悟。 

退休以后,身边老朋友大多选择打麻将、玩扑克来打发空闲时间,张国武则过上了诗情画意的生活。除了在家中看书写诗、写字画画外,张国武最爱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西湖、鲁迅故居、张家界、黄鹤楼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每到一处,必留下诗篇。就连在杭州二儿子家中小住时,他也在小区的布告栏上贴出自己的诗作,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老人,大家互相交流、改词,还互换诗集做纪念。至今,张国武写下的诗歌已有200多首,“我写诗不拘于字数长短,大多是在记录生活或者抒发感想,就是想把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正能量宣扬出去。”

爱看书、爱写诗、也爱以诗会友。张国武将自己写的诗歌汇编成册,送出1000多本,与同样热爱诗歌的人彼此学习交流。还创办了上栗县第一家民办新诗风赞文学院,以文会友,广结良缘。 

张国武的孩子们也是个个出色,大儿子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成为企业家的他,已为家乡引税300多万元。二儿子是从浙江大学毕业的博士,现已是浙江财经大学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小儿子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称号。当被问及如何教育孩子时,张国武直言:“我没什么招数,以身教来影响他们,以正能量教育他们,做好一个榜样罢了。”说完,他还向笔者展示了刻在走廊上的家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团结互助、肝胆相照、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40个字是我对孩子的期望。” 

家人也十分支持张国武的爱好,大儿子和小儿子把父亲写的诗刻在院子围墙上。二儿子特意给老人注册了一个名叫“新诗风赞”的新浪博客,把父亲写的诗记录在上面。他们还出资为老人在院子里修建了一栋名为“帅轩楼”的农家图书馆,免费向全社会开放,让他收藏的2000多册图书能被更多人阅览。“获评全国‘书香之家’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希望有人能够通过我的图书馆爱上阅读,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精彩的人生,也希望为书香萍乡、书香上栗增添光彩,给后世留下一点精神财富。”张国武如是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