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下埠镇长春小学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了教师“关爱儿童,谨防溺水,护航成长”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教师甘于牺牲假期,轮流抽出时间,积极化身“防溺”,争当“宣、劝、巡”三员,深入到学校的每一户学生家庭,走近长春村当地的河溪沟渠、山塘水库等重点水域,进行不间断排查、宣传、巡逻劝导,切实筑牢学生假期安全网。 活动前,该校认真组织召开预防学生溺水宣教巡查工作专题会,周密部署,科学有效地安排预防溺水宣教巡查工作。 积极当好防溺“宣传员” 长春小学的教师志愿者们,拿着宣传资料,走村入户宣传预防溺水知识。每到一处,她(他)们耐心地向家长及村民讲解儿童发生溺水事故的案例,告知群众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发现儿童溺水时该如何自救,叮嘱孩子们要注意安全,特别强调了孩子们要牢记“六不”、“两会”。同时,教师志愿者们号召群众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微信平台,积极进行“线上”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的传播,竭尽全力做到防溺宣传全覆盖。 积极当好防溺“巡查员” 长春小学的教师志愿者们,每天进行义务轮值巡查排查,对辖区内的河溪、沟渠、山塘、水库等水域进行了“拉网式”安全大排查,查找隐患,认真梳理,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向镇、村、校等相关部门领导及时反映和对接,将发现的安全盲点和隐患及时协助村委整改,如在道路旁的坑塘、渠道等危险水域增设警示标识、宣传标语等。 积极当好防溺“劝导员”。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擅自和同学结伴游泳,要主动远离危险水域”、“请家长们切实加强孩子假期安全教育提醒及监护,尤其是孩子外出时,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去哪里、去干什么、和谁一起、何时回来……”这些话,教师志愿者们每天都要在微信群里或上门家访时对家长及孩子们说很多遍。为了更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在一些危险的水域旁,教师志愿者们设置了专门的“劝导点”,她们和护塘员、三小组长、综合体队员们相互配合,在长春村辖区内各水域每天进行不少于四次的日常巡查和“蹲守”,实现防溺水巡逻工作的常态化。对发现停留在河道、水塘周边玩耍的未成年人,教师志愿者会第一时间劝导人员离开,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学校、教师与班级家长和村民的沟通、交流,还进一步增强了家长和村民的预防溺水安全意识,形成了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严防学生溺水工作网络,有效预防了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