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源南乡紧扣“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源南样板”。 ![]() 强调研察民情,让乡村振兴“目标明”。通过集思广益,在去年召开的乡党代会上提出了奋力打造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源南样板”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该乡全面深入开展“三遍访”(遍访村民小组长、乡贤、脱贫户)活动,用心倾听乡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用情回应困难群众的所思所盼,用力补齐乡村振兴工作的短板弱项。 强堡垒激活力,让乡村振兴“组织强”。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源南乡紧扣“选优、培强、激活”三大关键,夯实堡垒强保障。在选优上,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推行头雁引领工程,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村书记、主任“一肩挑”达到100%。在培强上,全面落实市委“六大提升”行动部署,建立每月大讲堂学习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乡村振兴我来说”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村两委换届培训专题班,推进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学历+能力”双提升。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68人,选派2名机关年轻干部挂村锻炼,进一步充实基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激活上,在全县率先开展争星夺旗评比活动,将评比结果与村级工作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和村干部绩效管理考核挂钩,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该做法今年被芦溪县委组织部在全县提升推广。 ![]() 强基础增后劲,让乡村振兴“产业旺”。认真落实县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五条举措”,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谋划实施“五个一批”项目17个,开工率100%;目前项目见效11个,占比64.7%。利用土壤富硒富锌优势,大力发展脐橙、油茶特色产业,完成脐橙种植3500余亩、油茶种植530亩,今年3月9日承办了芦溪县乡村振兴万亩“富硒富锌”产业园集中开工仪式。特别是引进华辰生态公司在石塘村建成全市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脐橙基地,该基地党建+废弃矿山治理促乡村振兴发展模式被中央主流媒体报道,并作为全省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在省委易炼红书记《关于抓工作落实的调研与思考》一文中得到肯定。石塘村党支部荣获2021年度全市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同时,依托县工业园主战场的区位优势,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税收奖励分成等多种途径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全乡10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实现了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双赢”。 ![]() 强攻坚提品质,让乡村振兴“环境美”。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品质提升攻坚行动,在拆“三房”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累计拆除“三房”121 幢11544平方米,整治祼露荒地51处11490平方米,菜园篱笆149处3553米,清理黑臭水体100处2267米,房屋立面改造27处5300平方米。投入150万元完成沪昆高速挂线、杨宣公路、快利公路沿线祼露山体整治23800平方米。继续保持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无害化处理率100%,推动城乡环境实现美丽嬗变。 强联动促融合,让乡村振兴“治理优”。该乡积极运用“党建+”模式,在加强基层治理、兴办民生实事等方面靶向发力,推动“党建”与“惠民”相融共进,实现“1+1>2”效果。在谋划实施民生实事上,该乡自筹资金200余万元,依托“1+10+N”党员联户机制问需于民,由10个村村民自主决定民生实事实施项目,并且在芦溪县率先实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度,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在夯实乡村治理上,依托党群联心会、屋场贴心会等载体,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