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形成后,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各种危险因素时,气道出现阻塞和气流受阻(由支气管收缩、粘液栓形成和炎症加重引起),而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虽然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 支气管哮喘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1.遗传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绝大多数哮喘患者的属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2.环境因素: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伴有过敏性鼻炎,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如螨虫、灰尘、花粉、宠物皮毛、霉菌等;某些食物,如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过敏。通常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感染、妊娠以及剧烈运动、气候变化、吸入冷空气等因素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诱发哮喘。 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为咳嗽、胸闷、喘息及呼吸困难,特别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常于夜间或清晨加重,儿童慢性或反复咳嗽有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疗哮喘的药物有哪些,哮喘为何要长期治疗? 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哮喘急性发作时主要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茶碱类等药物,必要时需住院治疗。缓解期也需要用药治疗,哮喘是一个慢性炎症性疾病,故应引导家长尽早应用规范治疗,尤其是吸入激素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现已国际通用,即GINA方案。研究显示,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强了对哮喘的控制,并因此减少了住院,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婴幼儿哮喘吸入激素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家长停工天数、及使用抗生素的天数等均明显低于未吸入激素治疗的患儿,说明吸入激素对治疗婴幼儿哮喘有较好疗效,并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有的家长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存在担忧,怕长期吸入激素等同于长期口服激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实际上雾化吸入的剂量比口服剂量相比远远要小的多,而且医学数据统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会影响小孩生长发育,是极为安全的治疗手段。 如何做好哮喘的预防? 1.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听从哮喘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时定量预防治疗,避免随便停药、减量。通常情况下,患儿应该在初次就诊后1-3月复诊,哮喘控制后每月复诊一次,一旦出现加重,应立即就诊。 (1)若在执行目前治疗方案后,哮喘未获控制,则需要升级治疗,一般情况下在1月内应看到病情改善。但应首先查看用药技术、依从性和危险因素避免情况。 (2)如果哮喘控制了至少3个月,应到医院询问专科医生是否可以降级治疗,不应擅自减药或停药,这一过程较漫长,是哮喘防治成功与否的关键。 (3)若患儿有明显的过敏原,可给予脱敏疗法,以彻底摆脱哮喘。 2.另一方面为改善哮喘控制及减少对医疗的需求,患者应采取步骤避免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 (1)屋尘螨:每周用热水洗涤床单和毛毯,并用烘干器烘干或在太阳下晒干,取走地毯,尤其是卧室的地毯,代之以硬质地板。 (2)毛皮动物:从家中移走或至少使他们离开卧室区域。 (3)室内霉菌:降低室内湿度,经常打扫所有潮湿区域。 (4)室外花粉、尘螨或霉菌:在花粉高峰期,应关好门窗待在室内,若无法避免,可预先给予花粉阻断剂涂抹鼻腔或戴口罩。(5)食物、添加剂或药物:对于婴幼儿尽量母乳喂养,避免食用过敏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改善饮食结构。 相信家长只要做到这些,哮喘完全可以很好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