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凤凰网聚焦我镇长潭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2022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 陶礼鹏 全文如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沉睡的村庄,同往常一样,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长潭村党总支书记陶礼鹏准时出现在长潭村的村道上,开始绕村进行雷打不动的“检查卫生”工作。 自打2018年接任长潭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以来,陶礼鹏带领乡亲们一步一个脚印,愣是让一个“一穷二白”的“欠账村”逆袭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个人也收获了江西省优秀河长、新时代赣鄱先锋、萍乡市优秀退役军人、萍乡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萍乡市一心为民好支书等诸多荣誉称号。 勤勉务实 初心如始 陶礼鹏出生在一个光荣的军人之家,曾祖父、祖父、父亲,加上他,四代党员、三代从军。八年的军队生涯,炼就了他果敢、坚毅、任劳任怨、凡事冲在前的工作作风和品性。 2018年元月,时任五陂镇工业统计办主任、有着“救火队员”之称的陶礼鹏主动请缨,来到经济落后、遗留问题多、历史负担重、各项工作滞后的长潭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并在次月的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 上任伊始,陶礼鹏从整顿村干部工作作风、整治村容村貌着手,每天一早就深入村头巷尾熟悉情况,与村民诚恳沟通,谈思路谈发展,了解村民诉求。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面有要求,下面有企盼。迈得开腿,流得了汗,开展工作时才能心中有数。”哪怕是大冬天,勤勉务实的他也常常是一身湿,办公室每天都要准备一套备用衣服。久而久之,村民无论大事小情都喜欢找这个总是笑嘻嘻的陶书记聊,陶礼鹏有时一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 那时的长潭村,路上随处可见纸屑、塑料袋等垃圾,陶礼鹏“巡村”时总是随手捡拾路边垃圾,大年三十这天,也如平时那样在村道捡拾垃圾。村民们受他感染,自此逐渐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陶礼鹏在村大楼专门设置一间办公室作广播站,11个村组安装了14个扩音器,村干部轮流上阵充当广播员,每晚七点半准时将各项惠民政策、服务信息、活动通知、村务公开等内容传达给村民。“长潭七点半”因而成为长潭村甚至五陂镇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急难险重 冲锋在前 急难险重冲锋在前,是陶礼鹏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 2019年7月,萍乡市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陶礼鹏当晚没回家住在了办公室。第二天一早五点多钟,当他发现积水已漫进村大楼时,立即着手组织村干部、民兵骨干抢险救灾。在得知安置小区仍有100多名村民被洪水困于家中时,第一时间找来竹筏,带领村干部、志愿者跳入水中推着竹筏转移受困群众。洪水退去后,他像个铁人般每天工作近20小时,连续10多天风里来雨里去,被群众称为“铁书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陶礼鹏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被子、牙膏、牙刷是他办公室的标配,一壶水、一个喇叭、一叠宣传单、一支体温计、一辆自行车是他的忠实“伴侣”,到了晚上,他还主动带班值守最易犯困的凌晨后时段;村里的防疫工作安排妥当后,他又组织村民收集蔬菜7000多斤捐赠给抗疫一线…… 在陶礼鹏的影响带动下,长潭村民风日渐淳朴,礼让贤达、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乡村振兴 示范争先 开对方子,才能走对路子;选准路子,更好迈开步子。陶礼鹏常念叨一句话:乡村振兴路上,不能走别人的老路,必须扬长避短、突出特色。 围绕长潭村蔬菜种植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优势特色,陶礼鹏和村委班子反复商议后,成立长潭村常兴生态合作社,流转100亩土地,全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菜土上,辣椒、茄子、黄瓜、毛豆、豇豆、黄瓜、大蒜、芹菜等蔬菜鲜果争相吐绿,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为困难户增收2000元。 要致富,项目带。在争资跑项、做大村集体经济上面,陶礼鹏更是卯足了劲:先后跑来各项资金3000多万元,争取各类项目25个,村集体经济由负转正,年收入超过60万元。 中环南路贯通后,长潭村地理位置优势凸显。陶礼鹏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昔日闲置的土地资产,在中环路高架桥下建设4000多平方米的仓储中心、货运中心、洗车行,将一处废弃垃圾站改造成果蔬、肉类冷库中转站,既盘活了闲置的桥底资源,又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40万元。 “目前,我们已经申请‘长潭老渡口’农产品商标,正准备在这儿建设长潭畜养殖中心项目和蔬菜分拣包装粗加工基地项目,计划打造蔬菜种植、储运、加工、销售、回收利用循环产业链,到时候两条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后,能带动安排三四十名村民就业。”火红的太阳底下,陶礼鹏身上的白T恤湿了干、干了湿,连头发也湿漉漉的,望着即将动工改造的新项目工地,兴奋和喜悦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