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坊乡系芦溪县的生态之乡,位于芦溪县南部,距县政府21公里,境内公路S311、X804贯穿其中,南接莲花县,北接上埠镇,西接南坑镇,东接新泉乡,境内玉皇山层林耸翠,集红色、古色、绿色旅游资源于一体,是养生、休闲旅游的圣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5万个/立方厘米,文旅新地标玉皇谷正打造古风休闲胜地,全乡辖区面积为80.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060亩,山地80795亩,林地68895亩,辖10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1.18万人。全乡森林覆盖达80.2%。 近年来,张佳坊乡紧扣“十县百乡”创建契机,牢固树立让群众“放心、安心、舒心”的政务服务工作理念,严格落实“五项举措”,促进实现“五个更加”,有力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工作走深、走实,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为不断拓展政务公开领域,提升服务质效,张佳坊乡结合实际,梳理简化乡、村两级基层政务公开事项,乡本级共梳理5个领域99个事项,其中新增事项50个,融合事项11个,删除事项270个;梳理村级共涉及5个基础信息领域,8个重点领域信息,共计59个事项。精心编制政务公开事项服务手册,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不同渠道全方位公开,有效解决了群众和企业欲知不得知的痛点问题。 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建立了信息公开发布协调制度、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社会公众代表列席政府会议制度、政务公开回应关切工作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等工作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加强村民微信群、村务信息公开栏建设,重点围绕财务收支、惠农政策、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公开,提高群众知晓率,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 一是在硬件设施上下真功夫。按照创建标准,投资60万元,改造提升1000余平方米的政务公开专区,科学布设及合理分配人工咨询区、信息查阅区、自助服务区、信息公开申请受理区等功能区,便民服务角等亮点功能区。创新推出“二维码”办事指南“码”上知晓服务,企业“一生事”服务“码”上知二维码14个、个人“一生事”服务“码”上办二维码18个,涵盖了户籍管理、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养老服务、涉农补贴等工作,结合VR数字技术,实现乡村现状视觉化。通过3D建模全面反映全乡地理地貌、村情村貌、特色风景、数字化乡村导览,实现一屏全览,建成数字化张佳坊,实现旅游自助查询。 二是在软件服务上用真情。采取“专人引导+自助办事”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安排“小萍帮办员”引导办事,答复咨询,进行一窗式受理,让群众办好事,好办事。配备了自助查询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帮助群众免费复印资料查询信息,增强群众的体验感。从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将涉及的相关审批服务事项打包,提供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公布标准化的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减少办事环节和所需证明材料,让企业和群众只需“跑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即可办成事。 一是做好线上线下政务宣传。利用“政府开放日”活动,通过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方式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进行宣传,各村开展屋场贴心会50余场,发放宣传单页6000余份,有序张贴标语300余张,使基层政务服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充分发挥“小萍帮办”的作用。提供即办、帮办、代办、督办、延时、错时、预约以及主动上门的“小萍帮办”等多项服务,让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提供“小萍帮办”服务共500余次。 三是走流程活动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30余次,有效推动办事流程优化再造、服务协同高效、实现环节再精减、时限再压缩、材料再减少、成本再降低、服务再提升,持续增强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抢抓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和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政策机遇,围绕全县“2+1+N”产业体系,在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支撑作用强、投资规模大、产出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爱瑞达、尚高、凯佳等本地电瓷电气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构筑产业转型升级新优势。对全乡103家企业、工商个体户落实干部“一对一”走访帮扶工作机制,确保省市县三级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快速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快流程再造,深化“马上就办、一次办好”工作要求,整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受理、全程服务”模式,最大化方便企业办事。同时,通过强化就业创业信息公开、制定发布企业政策汇编等措施,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办事“不用求人、依法依规、便捷高效、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奋力建设“外力汇集、实力强劲、活力迸发、魅力彰显”的美好张佳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