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凤凰街用一条条饱含温度的创新举措,积极回应群众的“民生关切”,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犹如一张张答卷呈现在百姓心里、口碑中。 破旧立新,亮出安居答卷。“老旧小区的改造让我们幸福指数直线上升。”说起小区的变化,业主熊先生感受颇深。走进凤凰街的花园小区,崭新的沥青路取代了破损的水泥路;弱电下地,杂乱的空中“蜘蛛网”不见了;雨污分流,小区逢雨便积水的难题解决了;打造“法治花园”,围座聊天、跳广场舞等百姓安居图景随时可见……李子园、商城两个小区均是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去年,该街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基础设施、住宅建筑本体、居住环境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全面提质改造。截至目前,该街已完成辖区内2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以人为本,书写民生答卷。一个偶然的机会,凤凰池社区书记李艳梅得知,72岁的独居居民李阿姨每日随便应付三餐时,心一下揪紧了:像李阿姨这样的独居老人,社区共有12人,60岁以上的老人达965人,这么多老人的“吃饭”问题如何解决?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在共建单位、“邻家嫂子”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的帮助下,凤凰池社区成立了第一家“社区食堂”。“社区食堂”的开放为李阿姨的生活照进了一束温馨的光,只要提前一天与社区联系登记,第二天中午,志愿者就会把健康美味的饭菜送到家里。如今,凤凰街8个社区均已成立“社区食堂”,惠及辖区老人600余人。随后,凤凰街趁势而上,分批组建“安源红·邻里之家”,成立便民义工服务队,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机构为补充,医疗、服务、康养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之路。 共治共享,共绘幸福答卷。在萍乡六中的巷道口,总能看到一位笑眯眯身穿红马甲的老人站在路口,她就是77岁的欧阳福连。她是我市第一个雷锋小屋的管理员,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欧阳福连总是会在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达雷锋小屋,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这一做,就是35年。在欧阳福连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有啥难事,就找‘红马甲’。”这句话,被凤凰街很多群众挂在嘴边。灯泡坏了、管道堵了等小问题,只需一个电话,一个微信,“红马甲”马上赶到。社区还组织了“红马甲”与独居老人结对子,早看窗帘晚看灯,定期敲门,问候陪伴,敲开了家门,打开了“心门”。专业康复医护服务队为小区老人提供每年不少于10次的康复、理疗服务,还为独居老人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