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老关镇 查看内容

打好红色牌 萍乡市三角池村发展文旅产业促进村民增收

2022-8-15 17:13|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鳞次栉比的高档民居、迎风摇曳的百亩荷花、庄严肃穆的红色景观……走进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三角池村,崭新的“红色美丽村庄”让人耳目一新。这里既是老一辈革命家凯丰同志的故乡,也是远近闻名的 ...

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鳞次栉比的高档民居、迎风摇曳的百亩荷花、庄严肃穆的红色景观……走进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三角池村,崭新的“红色美丽村庄”让人耳目一新。这里既是老一辈革命家凯丰同志的故乡,也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名村”和全省4A级乡村旅游点。新一代三角池人踏着先辈的足迹,正在唱响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振兴曲”。

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涂文华、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邬强、实习生邬佳义文/图

如今村里的三角池被村民们视为“初心湖”

凯丰故里红色名片

三角池村,因村内一口三角形池塘而得名。阡陌纵横的乡村道路上,一处处红色文化宣传标识、一个个产业基地、一栋栋农家民宿遍布村道两旁,红色基因、创业活力遍布村子的每个角落。

三角池村村民几乎每一位都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凯丰是三角池村的一张名片,也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财富。”村民何柏桂说,凯丰这个名字,对于他们来说,是无上的骄傲和荣光,也是一生的崇仰和传承。

2017年以来,湘东区委启动凯丰故里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工作,围绕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对凯丰故里保护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环境美化改造。

凯丰生平事迹陈列馆留存着一份2006年3月新华社播发的署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长文《纪念凯丰同志诞辰100周年》。文章对凯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凯丰同志是一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逝世已经50多年,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

如今,三角池村还新建了廉政文化教育馆、党性教育基地,正好与凯丰生平事迹陈列馆形成新的“三角池”。而村里曾经的三角池,更像是一颗“红心”,被村民们视为“初心湖”。

挖掘底蕴发展文旅

为了美好未来,三角池村民正踏着先辈的足迹接续奋斗。

近年来,湘东区老关镇充分利用三角池村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加上优美的生态环境,让旅游成了三角池村新的发展动能,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40余岁的何启生原本在外务工,看到村里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后,毅然回到家乡,做起民宿、承包荷塘搞起莲虾共养产业,一年纯收入能达到十余万元。

“三角池村的山好水好生态好,荷塘里养出来的龙虾干净卫生,吸引不少周边游客前来垂钓。”在何启生看来,种莲养虾比较辛苦,但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比什么都好。

如今,在三角池村,已成功打造“百亩百果园,千亩花海”“莲鳖共养、莲虾共养”等农业新模式基地;同时,村里打造红色旅游配套项目,培育特色民宿20余家,逐步形成旅游观光垂钓、休闲度假的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格局,探索出了一条以红色培训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这里,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凯丰故事、传唱凯丰歌曲、体验农事活动。三角池村成功打造成为多维度的“红色阵地”,红色旅游成了村民增收、整村发展的主要动力。2021年,凯丰故里景区接待各地游客、学习团体达3.8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已成为赣湘边闻名的红色文化旅游名片。

民生改善人心更齐

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和村集体增收,也让村民们的心更齐、气更足。

干净整洁的沥青道路旁,树木的掩映后,三角池村一栋栋别墅般的民居,让人心生欢喜。有人说,城市的现代气息、无线网络、数字化管理,这里有,农村的乡土人情、青山绿水、农家美味,这里也有。

近年来,在凯丰故里再塑造的过程中,老关镇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巩固提升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实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形成了以便利基础设施带产业兴旺、以整洁村容村貌展时代新风、以良好生态环境惠民生福祉的红色名村发展模式。

目前,村内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和电网、广电网络、互联网络等“七改三化”基础设施已全部到位。三角池村已获得国家级森林乡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全省4A级乡村旅游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凯丰故居前,一位村民正在捡拾垃圾、维护卫生。在村党建示范路上,一位村民正在修剪花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的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如今,三角池村3000多名村民对秀美乡村的期待,正伴随着红色旅游的兴旺、绿色产业的发展,一一变成了现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