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我折的这个蝴蝶好看吗?还需要在翅膀的尾部剪一个三角形吗?”近日,安源区五陂镇林业分场三湾社区的暑期公益课堂上,孩子们拿着五颜六色的卡纸,在支教老师的指导下,饶有兴趣地做着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品。 今年6月,五陂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在打造“安源红邻里之家”过程中,政府与安源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签署服务合作协议,由安源区社会组织派驻社工入驻三湾社区,在约定的时间内依照协议完成相关任务。这意味着五陂镇在社会基层治理中融入创新举措。 立秋已至,酷热难当,但三湾社区暑期公益课堂上仍笑语阵阵。7月11日,三湾社区暑期公益课堂正式开课,解决了暑期双职工家庭儿童和留守儿童看护难的问题。“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形式,我们设置了戏剧、手工、绘画、武术、体育等课程,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安源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社工郭琴介绍,之前面向社会招聘了一批支教老师,他们认同公益理念,责任心和沟通能力都非常强,与孩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老师们讲课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上戏剧课,通过与老师一起演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学生王宏武说。暑期公益课堂不仅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家孩子收获满满,既学到了知识,还懂得如何与同学相处。”家长陈艳玲由衷地说,暑期公益课堂即将结束,孩子们都非常舍不得与支教老师分开,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举办。 与此同时,为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排解烦心事,提升社区治理成效,三湾社区以“安源红邻里之家”建设为契机,自发成立社区自治组织,先后组建邻家嫂子志愿服务队、邻里和谐志愿服务队、忆知青宣传服务队。服务队一方面参与到当地农耕博物馆的日常服务和管理中,另一方面调解邻里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带领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在基层自治过程中,三湾社区充分依托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优势,将王坑煤矿破旧的房屋修葺一新后,变身为展示家具和民俗收藏的农耕博物馆,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参观,让社区走上了一条“社区组织+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的新路子。 据了解,五陂镇以打造“幸福三湾 最美三湾”为目标,依托“安源红邻里之家”,对三湾社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群体提供配餐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此外,三湾社区还开设了中医养生馆、阅览室、棋牌室、童心港湾等多个功能室,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