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廉洁教育更接地气、直抵人心?今年以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以持续开展红廉文化研学活动为抓手,将廉洁文化与本土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干部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景中品味廉洁清风、领略浩然正气,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汇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以前我们对本地的红廉文化了解得不多,可参观的场所也比较少,现在建设了这么多研学点,还推出研学路线,大家接受廉洁教育和开展家风教育有了更多好去处。”该镇跃进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叶甜如是说。 近年来,该镇积极盘点景区内30余处红色革命遗存(址)“家底”,深挖本土廉洁文化,并筹建一处占地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的“把一切献给党”安源党性教育基地,其中包括4位从安源走出去的革命先辈孔原、王耀南、吴烈、吴运铎事迹陈列馆以及集中教学点,自建成以来相继接待8万余省内外学员。抢救性修复了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源抗日将士墓群”,依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张家湾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等红色“国宝”,开发了一条集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于一体的“初心之路”,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安源精神亮在眼前、绕在身边、印在心间。 “没想到自己是第一个将所有研学点‘通关’的。”该镇纪检监察办副主任黎浩宇说,他时常利用节假日时间带着孩子沿着“初心之路”研学点走走看看,让孩子从小就能对家门口的文化景点和家风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更直观地体验、感受红廉文化,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从去年开始,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以“一张手绘版廉洁地图、一套研学知识题库、一则简短人物事迹、一支志愿讲解员队伍、一个整洁的研学场所”“五个一”标准,对全镇范围内红廉文化场所进行选择性、保护性修缮开发,并将一整部安源红廉文化史设计浓缩至“手绘版廉洁地图”这一方寸纸片间,打造出一条以“廉行安源——踏清廉之旅、沐安源清风”为主题的红廉文化研学路线,方便干群循着“廉景线”参与沉浸式现场教学,游在廉旅、悟在廉旅,实现廉洁教育“零距离”。 “弘扬廉洁文化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创’出来、‘展’出来,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开来。我们将坚持抓早抓小‘治未病’,发挥好廉洁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让廉洁文化走入家庭、融入社会。”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