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萍乡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其中,我镇李峰、陈海华被授予“萍乡市劳动模范”称号。 △图为李峰 李峰家住湘东区,离公司超过20公里,每天骑摩托车上班。焊丝车间每班7:30开班前会,他每班都会提前到,巡视生产现场产品质量,做到心中有数。有次停水后开线,本来预计晚班8点开线,供水5点提前恢复,他接到消息后,马上就来到公司,提前为开线做准备,保证夜班正常生产,从未要求过记加班,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其他员工学习的榜样。李峰领导的小组全年产量10301.328吨,排名第一,而且该小组全年质量排名第一。荣获集团公司(优秀质量小组)称号。该组全年无工伤事故,无险肇事故,无磕碰现象。李峰要求组内人员均要正确佩戴劳保防护用品,做好自身防护。并要求人员严格按照“危险点及应对办法”去操作,全年小组人员无违章查处。在工作中,他踏踏实实,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镀铜线排水口堵塞时,身先士卒,穿着臃肿的防化服钻到槽子下面趴在地面上进行清理,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用他的话说“我是组长,吃苦也是我先来”。在他的带领下全组人员在工作上从来不怕吃苦,遇到困难都能积极解决。知识无边界,学习无止境。爱学习,爱钻研的精神在李峰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车间质量培训时,他都会做好记录。根据生产现场情况及掌握的知识,在班后会给小组员工培训。在生产中遇到问题也会积极与同事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他技术过硬,是车间的技术尖兵,不仅确保本组焊丝质量,在其他组有质量技术上的问题时,他都会积极帮助解决,是车间的得力助手。在生产过程中,李峰还爱钻研设备的改进,并提出了“镀铜油盒井字轮的改善、高压气吹进气管的改善”的提案,获得审批通过。从而稳定了产品质量,减少更换次数,降低维修强度和成本。 △图为陈海华 陈海华同志始终将把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做为自己奋斗目标,他坚信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必须自己先富,想要成为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典型带头人。2018年,长潭村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了常兴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起步阶段,陈海华同志积极响应村委号召,带头加入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陈海华同志带领贫困户积极配合村“两委”决定,在2020年,全村贫困户47户167人实现了全面脱贫;脱贫工作结束后,陈海华仍然投身于合作社的发展之中,2021年,合作社为增加营收,自办养牛场,他义无反顾的跑去其他县区养牛场学习养牛技术,养牛场从一开始的8头牛到现在的14头牛,直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合作社的收入是逐年增收,村民的收入也是稳步增加,更为长潭村的乡村振兴增砖添瓦。 长潭村自2008以来就一直是农饮水,水管管路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损坏,陈海华平时就喜欢捣鼓电器方面的东西,他第一时间就向村里申请,担任村里农饮水维护员,就形成了一幅只要哪里饮水管路出现问题就能看见陈海华身影的图像。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国,陈海华作为志愿者,在疫情期间村“两委”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来,积极做好疫情指挥部所要求的各项注意事项,保证村民的人身安全,并在务工复工工作中积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外地务工人员管理,不仅实现带领大家勤劳打工致富的梦想,更加带动长潭村民复产复工全面夺取疫情防控战役胜利的决心和信心。陈海华同志积极帮助各位农民工提供各项安全保障和防护措施,在返工期间,他帮助农民工联系大巴和工厂,共转送复工农民工170余人,让农民工们安全到达复工地。农民工张建斌就说:“这的环境好、待遇好、伙食好,最重要的是工资高不差钱每月4500元。感谢陈海华让我找到了一个赚钱的好工作,我一定要好好干”。 陈海华同志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父老乡亲,立足本职,积极帮助村民,服务于村民,努力提高全村生活水平,增加收入,为长潭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