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张佳坊乡 查看内容

【劳动教育】传“稻”授业!一场田间地头的劳动教育

2022-9-8 13:1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在稻田地间感受劳动之美,在割禾脱谷中收获丰收之乐。9月5日,芦溪县张佳坊学校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劳动实践课程的地点搬到了田间地头,亲身感受劳动的魅力。割稻谷、打稻谷、背稻谷、晒稻谷……学生们忙得不 ...

图片

在稻田地间感受劳动之美,在割禾脱谷中收获丰收之乐。9月5日,芦溪县张佳坊学校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劳动实践课程的地点搬到了田间地头,亲身感受劳动的魅力。

图片

割稻谷、打稻谷、背稻谷、晒稻谷……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手持镰刀,背上背篓,认真模仿、学习农民伯伯收割稻谷的动作、技巧,聆听农民伯伯讲解收割稻谷的有关知识技能。

图片

彭雨航

张佳坊学校 学生


我平时在家里不怎么劳动,没有体会过这种辛苦。通过今天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劳动的辛苦,也明白了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

图片

李朱华

张佳坊学校 学生


在收割稻谷时我流了许多汗,这让我知道,每一粒米饭都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也让我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更让我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之处。

图片

张佳坊学校历来注重培养学生们勤俭节约的习惯,通过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的方式,引导学生们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片

刘怀荣

张佳坊学校 劳动课老师


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缺乏劳动的磨炼,我们将劳动教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邀请当地的农民伯伯前来“授课”,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劳动实践,磨炼意志、增强体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图片

除了在田间地头“上课”,学校还依托校内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劳动场景,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劳动教育方式,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分年级制定校内外劳动清单,让学生爱上劳动,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图片

方小龙

张佳坊学校 校长


我们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相融合,按照学校编写的《竹之巧》等校本教材,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学校将劳动课搬到田间地头,让从来没有接触过稻田收割的孩子们经历了播种、插秧、灌溉、收获,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劳,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劳动意识。据悉,芦溪县各中小学都成立了相应的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全过程,一系列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如今,“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已在芦溪县各学校蔚然成风,引领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