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走进湘东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处处都是郁郁葱葱的 杂交水稻制种的稻禾。 微风拂过,稻菽飘香, 如同一幅描绘着 乡村振兴美好希望的优美画卷。 骆辉是麻山镇景星村的制种大户,望着工人在田间忙着除草、施肥,进行田间管理,心里充满对丰收的憧憬。今年,骆辉在流转的2090亩土地上种植了四个品种的优质稻,预计亩产在300公斤以上。“政府出台了好政策,给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现在销售渠道也不需要发愁,吉安新干天仁种业公司把单派给我们,制完种就可以把这个种子送给制种公司,如今我们只需要一门心思把水稻种好就行。”骆辉欣喜地说道。 在景星村党委书记易雄看来,湘东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建设高标准制种农田,通过园区示范带动,起到了“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作用,解除了农民产前资金不足、产后销售不畅等烦恼。村委会通过集中土地流转,以“合作社+基地+大户+农户”的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水稻制种基地。通过规模经营,不仅实现了大户富裕,而且带动不少农民致富,解决劳动力35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一天插个五六分田,就可以拿150-160元,现在家门口就有工作,都不用外出打工了。”村民何建竹高兴地说道。 据悉,该产业园抓住湘东区国家级制种大县的政策优势,成立“种业振兴”法官服务站,加大对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优质高效的司法保护,强化种子产权。建立政府、保险公司、制种企业和制种户合理分担机制,在国家政策性保险基础上,增加水稻制种补充商业保险保500元/亩/年。按制种面积分级给予制种大户100-200元/亩的补助。自2019年以来,湘东区已连续举办三届江西省优质稻展示会,以此推进种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开拓,加快种业国际国内合作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在天涯种业、春蕾公司、广陵高科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各制种公司大力推行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广大农民增收。如今,湘东区已初步形成集生产、加工、经营、服务于一体的制种产业链条,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未来,带着“湘东印记”的一粒粒种子将源源不断地走出江西,走向全国,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发展、群众增收注入生机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