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麻山镇 查看内容

群众代言人 致富领路人 ——记湘东区人大代表李绍泉

2019-6-4 11:0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当你走进麻山镇麻山村的草莓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大棚,进入大棚内,鲜美红嫩的草莓信手拈来一个,和着田间清新的空气,满嘴芳香,果透心儿的甜,也透着致富的希望……  跟草莓种植户唠嗑,总是 ...

  当你走进麻山镇麻山村的草莓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大棚,进入大棚内,鲜美红嫩的草莓信手拈来一个,和着田间清新的空气,满嘴芳香,果透心儿的甜,也透着致富的希望……

  跟草莓种植户唠嗑,总是会提到李绍泉,他就是麻山村的老村长。这不仅因为他种植草莓出了名,还因他在自己富裕了之后,积极带领和帮助其他村民在现代农业的致富大道上稳步向全面小康迈进。他始终坚持行胜于言,时时处处模范带头,一心一意为民干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的贴心人,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爱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002年,李绍泉注意到其他地方有人试种草莓收成不错后,搭建了1亩多地的大棚,在麻山村率先试种草莓,并取得了3万多元的收入。自己致富后,李绍泉并没有把成功视为“独乐乐”。他总是真诚地对村民说,种植草莓可以致富,希望大家一起种。为了推广草莓种植,帮助村民致富,他自掏腰包制作草莓种植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册,上门入户或在田间地头不断宣传,终于有两位村民徐先洪、徐建文同意试种,他当即捐赠所有秧苗,当年两人每亩收入由种植水稻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了种植草莓后的3万元左右。看到了增收,更多村民加入了种植草莓的队伍,李绍泉则无偿传授技术,分享经验,使他们少走弯路、错路,尽快提高种植效益。

  草莓在种好之余还要卖得好。李绍泉带头创建了村里的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利用自己多年的销售经验和逐步建立起的销售网络,帮助其他种植户发布供求信息,销售草莓。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抱团作战”,加入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好处,让草莓种植户笑得合不拢嘴。而草莓,也渐渐成了麻山村的一块“金字招牌”。

  壮大产业发展升级

  为加快麻山村全面发展,李绍泉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抓住党和国家加大强农惠农的大好时机,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带领村民流转田地和山林,引进客商或农民自己创办公司,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全村现已形成了1000亩葡萄、150亩无公害蔬菜、150亩百果园、200亩草莓等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

  从以往杂乱无章的传统村落,到民风淳朴、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全国文明村镇;从昔日封闭落后的穷乡僻壤,到红花绿草、青山碧水、果香飘园的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从过去冷僻遗落的古村旧宅,到白墙黛瓦、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的全省先进村落社区,如今的麻山幸福村以打造“观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采农家果、干农家活、体验农家生活乐趣”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为目标,逐步形成了以乡村旅游文化、休闲度假文化、山水人文文化、传统宗教艺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积极做好人民代言人

  身在农村,扎根农村。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李绍泉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了解民众诉求,努力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闭会期间深入到村头巷尾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在人代会上充分反映麻山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做好准备。不管是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还是绿化亮化工程,他都投入全身精力,使麻山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如今,麻山幸福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基础建设项目的游客中心大楼已基本完成,福文化广场、小车停车场、塔楼工程、旅游厕所工程已完成;幸福大道两旁安装了路灯50盏,提升了景观,完成了“白改黑”、拓宽改造和亮化工程;幸福、浪下、塘岸、草坪、新屋、古祠等村民小组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麻山街道完成改造拓宽,广场改造成生态停车场,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整治了脏乱差的街貌;麻山生态新区投资10亿元建设完成萍水十景、小桥安置区、善洲湿地公园等,S311正在加紧施工,有望年内完成建设,等等。

  李绍泉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代表,虽已年过花甲,仍坚守农村一线,为群众解决一件件、一桩桩实事,为强村富民奉献自己的余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