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赤山镇 查看内容

赤山镇基础设施建设“大事记”

2022-9-23 14:40|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赤子之声

摘要: 今年以来,在上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上栗县赤山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五县”建设、奋力迈进“赣湘边区域发展第一方阵”发展战略,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民生为先”的发展目标,奋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新镇”“农旅 ...
      今年以来,在上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上栗县赤山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五县”建设、奋力迈进“赣湘边区域发展第一方阵”发展战略,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民生为先”的发展目标,奋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新镇”“农旅休闲示范新镇”。

      翻开赤山镇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成绩单,一个个突破跃然于纸上:拱辰小镇的形成,让周边居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仅在一个几平方公里的土地空间内便能体验到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智能的便利;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的实施,不断补齐了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智慧书屋和拱辰小镇共享直播间的投入使用,不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与就业水平;文化巷道和尺三公园的投入建设,促使该镇文化底蕴得到不断夯实……

夯实文化底蕴,打造“拱辰”名片

      “才子”“戏班子”“毛竹子”“唱客子”……走进拱辰小镇,巷道内的“赤山十八子”文化墙引人注目,文化墙上展示了“赤山十八子”的由来等传统技艺与文化。而另一旁的智慧文化书屋基于智能空间,并受到智能安全、智能照明、智能结算、人脸识别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实现了7×24小时的购书,借书、看书服务。“这儿真是既有文化内涵又智能,我们不仅能在广场和巷子里感受传统文化,又能在书屋里体验智慧服务带来的便利。”前来参观的游客黄一一说道。

      “东方红,太阳升……”信步游览着,一旁拱辰广场的长廊内不时传来嘹亮的歌声,引起了游客的注意。“我每天都会骑车带着老伴到这里玩,自从有了这个广场,我们老年人再也不会感到无聊了,一起唱歌、拉二胡十分开心。”据悉,这位老人名叫肖云烈,已有83岁高龄,是赤山当地人,自从知道镇里打造了拱辰小镇后,常常带着老伴到此游玩,不仅打发了空闲时间,还在此交到了不少新朋友。

      据悉,拱辰文化广场是该镇目前功能最全、人气最旺的一个文化广场。该广场作为文化惠民的共享舞台、文明教化的开放平台,定期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以满足群众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该镇还在拱辰小镇设立了赤心服务驿站,该驿站提供咨询服务、手机充电、医药箱、饮用水、爱心雨伞等便民服务,是环卫工人、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的临时休息场所。据工作人员介绍,赤心服务队的志愿者是由商户、单位退休人员、老党员组成的,他们经常开展小区矛盾纠纷调解、垃圾分类指导、文明劝导、环境卫生监督、社会治安巡逻、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赋能智慧发展,提升“赤山”水平

      “听说镇上会不定期开展免费的直播带货培训,有时间我也要去学学,我会多多关注相关信息的。”眼看镇上的电商直播带货公益培训室已经建设完成,商户们纷纷表示期待。近年来,赤山镇重点推进拱辰小镇就业创业商贸街建设,打造特色商贸、休闲美食、创意农旅为主要业态的网红街区;建有电商直播带货公益培训室、拱辰小镇共享直播间,可为群众提供免费电商培训和直播设施,不仅如此,该镇还创新推进商超(商户)+农产品生产销售直通车模式,助力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

      走进小镇的万仕达超市,超市设有当地农产品、土特产销售专柜。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镇的定向定点超市,负责当地脱贫户、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的农特产品销售。该超市的投入使用,也解决了小镇内部分人群的就业,促进了当地的稳定和谐。

      有着丰富直播带货经验的杜鹏,一边为镇上百姓做公益分享课线下培训,一边无偿帮着农户做着直播带货。在他的帮助下,当地金丝皇菊、李子、水蜜桃、油桃等应季农特产品销量可观,前来采摘的游客流量也得到明显提升。

改善人居环境,补齐治理短板

      与广场、小镇、拱辰塔风格相呼应的尺三公园,原是一个废旧山坡,如今,经过绿化改造后建成为一个生态休闲山体公园,是群众共享的城镇公共空间,也是赤山幸福生活的体现。该公园的文化长墙长800米,用18万块文化砖垒成,建有阶梯280米,代表着赤山人民手挽手、心连心、携手奋斗、众志成城。

      街区繁华了,卫生环境成了最考验集镇管理智慧的大课题。为此,赤山镇设立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在商户、居民门前设立分类垃圾桶,并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户评选,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打造宜居环境。“有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以后,人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了,每次收摊以后,大家都把垃圾分类安放,而我们在卖货的过程中也会向员工、顾客普及垃圾分类的概念,小镇环境越来越整洁了。”商户钟杰萍说道。
      “原来的排污设备简陋,不能完全承载这里的污水排放,每到雨水多的时候,总是散发出一些难闻的气息。如今,镇上安装了集镇污水处理设施,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附近居民表示。据悉,该设施主要设备为常温厌氧反应装置,采用UASB工艺+接触氧化工艺,每天处理量可达300吨,能收集处理集镇2000人居民生活污水。
      从乡镇的“最小细胞”入手,该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成功推动了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当地群众构建了一个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兴乡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