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履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近年来,杨岐乡(垦殖场)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坚持党建引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眼集镇改造、道路交通、养老服务、教育配套、医疗卫生等多个维度,精准施策,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工作条件,推动就业更加充分、居住更加舒心、文明更加彰显、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安全底线更加稳固,不断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建引领托起民生幸福 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做好每一件民生实事,才能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杨岐乡(垦殖场)立足居民区实际情况,全面打造“幸福杨岐民生综合体”,努力实现"全人群”“全周期”"全链条”民生服务,提升居民“家门口”幸福感,托起民生“幸福梦”,打造共同富裕“民生之治”新样本,努力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创新驱动聚焦民生实事 杨岐乡(垦殖场)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打造了集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小时智慧书吧、乡贤馆、室内篮球馆、杨岐农贸市场于一体的“幸福杨岐民生综合体”,位于南源村境内,紧靠319国道,毗邻杨岐乡中学、杨岐乡卫生院及杨岐乡农商银行,占地面积6968平方米,建筑面积3156.12平方米,总投资约1300万元,配套建设照明、排污、排水、环卫、停车场等系统,形成了一个集聚性服务设施的多功能综合体。 该综合体的建成,进一步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作用,成功实现“碎片化”服务向“集约化、高效化”服务转变,构建了“10分钟民生服务圈”,全面提升居民“家门口”幸福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投资70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内设理论宣讲室、居民教育室、文化活动室、科普宣传室、健身活动室五大功能平台,能够开展包括未成年人活动、亲情连线、“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家长学校和乡贤馆展览等在内的多项活动。 目前,全乡(场)下设16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有志愿服务队伍90余支,注册志愿者2000余人,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打造了中心小学“杜鹃花小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队、杨岐村“学雷锋”志愿队、保护村“禁毒”志愿队等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新建农贸市场,总投资730万元,建筑占地面积1642平方米,建设交易摊位28个,赶集临时摊位100余个,门店3个,42个停车位,市场内照明、排污、排水、环卫等设施齐备。 农贸市场内设有果蔬区、水产区、肉类区、干货区、粮油区、卤菜区、活禽宰杀区等功能区域,有室内交易摊位和室外赶集临时摊位,能满足平时赶集和逢年过节的农村商贸活动,为规范经营和有效管理创造了条件,使以往占道赶集和走村串户的商贩“有处可去,有场可归”。 农贸市场设立了民生摊位专区、公平秤、公共卫生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等便民利民服务设施,方便本地农户平价自产自销,实现产销有效对接,真正解决本地农民富余农副产品“买卖难”的问题。 市场内配置了5个管理服务功能,分别为市场管理、检验检疫、消费者维权、食品安全监督、食品溯源,让消费者买着安全放心,吃得绿色健康。 24小时智慧书吧,总投资50万元,书吧占地面积40平方米、藏书可达4000册,图书种类丰富多样,且定期更新。书吧配备了空调、书桌、图书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电子书借阅一体机、RFID门、图书馆实时展示系统以及无人管理系统,实现了24小时智慧化运行。 智慧书吧使用“互联网+阅读”智慧借阅平台,提供“所见即所读”“想读马上读”的阅读体验,构建了一个线下连结云端、数据与纸书相交融的闭环式服务系统,读者可免费办理借阅卡,自助完成图书借阅、归还操作,方便快捷。 高标准室内篮球馆,投资450万元,馆内面积1100多平方米,观众席位400个,可用于篮球比赛、训练以及各种大型活动。馆内通风良好,设施齐全。运动地板采用缓冲层设计,能够提供极好的运动缓冲保护作用,从而减少运动员的运动伤害;配置了高清显示屏,比赛信息与赛事同步,利于运动员和观众更好及时了解赛事情况;安装了防眩灯,符合照明和观赛标准;还配备了更衣室、电控室等附属设施。室内篮球馆的建成,为我乡(场)广大篮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动场所,将有力带动我乡(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多措并举增进民生福祉 杨岐乡(垦殖场)多措并举打出民生建设“组合拳”,聚焦政策“谋”项目,集中精力“建”项目,优化服务“推”项目,全力以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致力道路全面提升改造,完成X155流洞至长平道路、水井至石洋道路、水井至绿塘段道路、九龙洞小区道路、黄冲小区道路“白改黑”和黄冲至胜利绕城路景观大道改造提升;新建杨岐乡敬老院,占地面积7888.6平方米,建筑面积4884.2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160个,配套设施完善;持续跟进水利系统优化、垦区集中改造等。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