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罗建华报道:当乡村的年轻人涌入城市打拼时,在湘东,有一个小山村,聚集了30多位与绘画相关专业的艺术家,他们带着对文化与艺术的理想,走进内心向往的地方——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这里有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零799”艺术区。 ![]() 陈锋是萍乡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在来江口村之前,陈锋和他的同伴在市区城郊的一片废弃厂区里创作,后来,厂区被征用。得知艺术家们即将离开的消息,湘东区委随即发出邀请,最终,艺术家们在河流绕村的江口村选择了一处山坡,“零799”艺术区开始建设。 ![]() 湘东本土画家张佰桥,从挖掘机进场的第一天,便开始用画笔记录艺术区建设的每一个变化。第一百天,一组诗意栖息地的系列油画,完工了。 “零799”艺术区建成后,也让当地村民体验美好生活。野草遮掩的古井,村民垒起圆圆的石头;老屋的围墙上,挂上竹筒做成的风铃;扔在路边废弃的车轮胎,在粗麻绳的装饰下成了舒适的椅子……村民们也惊讶:在江口村,每一栋房子都有生命力,每一个景物都有灵性! ![]() 艺术的感染力是无穷的。艺术区建设期间,张佰桥暂住在62岁的村民陈云发家。每天,张佰桥画多久,陈云发看多久,几个小时一言不发。一个月后,陈云发找张佰桥帮忙:能不能帮我弄一盒油画颜料?原来,陈云发想学油画了。 ![]() 陈云发画自家的围墙、牲畜、门口的树。张佰桥也没想到,摸了几十年锄头的陈云发,其绘画水平飞速提高,短短几个月,他就创作出30多幅油画作品。艺术家们为他打造了“陈云发工作室”,免费将他家客厅改造成展厅,将他的油画作品装裱、展览,每天都有许多村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前不久,在“零799”艺术区举办的“点燃泥土”画展中,陈云发的一幅作品入选,与国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同台展出。 见陈云发摇身一变成了“农民画家”,其他村民纷纷找到艺术家,提出学画请求。艺术家们以“陈云发工作室”为依托,发起了“约绘乡村”活动,免费教农民画画,免费为他们提供颜料、画具。 ![]() 作为村里的老党员,易相奇也动了搞艺术的心思。他把老宅子改造成明清式的四合院,设置出琴室、棋室、书画室,取名为“闲来书院”,也吸引许多村民和游客前来体验。 ![]() 从江口村走出去的手艺人张三石,是瓷胎竹编第五代传承人。“零799”艺术区建成后,张三石带着瓷胎竹编的技艺、设备,从景德镇回到了江口。现在,村里30多名妇女,跟着他学竹艺。 ![]() “零799”艺术区建成后,丰富了乡邻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每年暑期举办免费培训班外,平时也经常开展各种讲座。来听课的学员除了江口村及周边村庄学生40余人外,还有当地农民9人。 “零799”艺术区建成不到3年,就举办了“点燃泥土”“纪录小康”“光彩四溢”等11个主题展览。这些沾泥土、带露珠,反映农村新面貌的作品,深受当地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喜爱。 江口村的艺术气息浓了,这个昔日偏僻的小山村,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依靠竹艺馆、艺术区、花木园等,走上“农旅艺”结合的乡村振兴快车道,昔日的“空壳村”,如今,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不少村民还开起了农家餐馆,过上了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