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富民兴村擘画蓝图,砥砺奋进再谋新篇。为充分展现湘东近年来围绕“实施五大工程,重塑工业辉煌,为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而不懈奋斗”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和可喜变化,“湘东发布”特别推出“喜迎二十大 基层书记话变化”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近基层书记身边,聆听他们用心用情温暖民心的故事,欣赏湘东各地努力绘就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今天专访的是
荷尧镇荷尧村党委书记刘华萍。
让我们走进荷尧村,
一同欣赏小乡村绘就的美丽画卷——
一泓清溪依山势蜿蜒流淌,高铁高速沿田垄呼啸而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便是荷尧镇荷尧村,中科院院士吴学周的家乡。142名党员,近7000名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携手同行。
人居环境色调新
“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引导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这就是我们荷尧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特点。”刘华萍侃侃而谈,信心满满。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村民自觉整治尤为重要,刘华萍对此深有感触:“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实行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始的时候,有的村民不太配合,我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且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村民们看到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慢慢也都意识到了干净的卫生环境对他们的重要性。”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当前一项重点工作。荷尧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下,以农村户厕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长效机制建立为重点,以清垃圾、改变不良习惯为主攻方向,累计清理建筑垃圾、杂物和生活垃圾7000余吨,清查各类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40余处,整理“脏乱差”庭院20余户,美化墙面600余平方米,修剪苗木800余株,拆除空心房、危房6栋,开展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和养护10余公里,全村主干线白改黑工程完成95%,路灯安装覆盖率超过50%,村容村貌提升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翻天覆地的变化啊!如今街道整洁规范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了,邻里乡亲说话底气更足了。”谈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在外营生多年回到老家探亲的周先生大为惊叹。
产业振兴成色足
“为培育适合自身发展,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产业链,村党委以“党建+村集体经济”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刘华萍说,去年10月,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组织部分党员和农户大力种植“赤松茸”,先期种植的2亩,今年开春就获得很好的收成,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新希望。今年村里获得了省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又扩大种植面积40亩以适应市场需求。
为做好乡村产业振兴这篇文章,村党委通过多渠道发展乡村产业经济,引进江西省桔子湾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开发桔子湾生态园,该项目已于去年8月正式启动。主要经营以农牧业为主,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购物食宿、会议研学于一体的生态园区,解决周边群众就业20余人,该项目第一期已栽种果树5000余棵,完成60%工程量。
村民生活有质感
“我们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致力为村民打造‘放心、舒心、安心’的生活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刘华萍说,村里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心全意服务村里留守、孤寡老人,今年一季度该服务中心在“美丽湘东”观摩活动中荣获第二名;完成火烧桥商贸街提升改造,规范车辆停放,清洁街道;村级社会治理综合体365天轮流开展护校、护市、巡逻、值守等志愿服务活动;完成30个村民小组自来水安装,有效保障饮水安全。
启动15公里的一河两岸提升改造工程,发挥院士的历史文化优势,启动历史遗迹修缮,利用吴家祠堂旧址改造吴家展览馆,修建院士故居,新建院士廊桥、院士公园等,融合农耕文化打造农事体验与文化研学相结合的“赣湘边乡村振兴理学基地”,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系列建设任务。
萍水河畔扬起党建风帆,
火烧桥旁绘就振兴画卷。
现在的荷尧村,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村风民风不断改善,
荷尧百姓正在向着美丽乡村、
美好生活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