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上栗镇 查看内容

【喜迎二十大】工兵专家王耀南

2022-10-15 14:3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弘扬安源精神,讲好上栗故事,今天特推出由我镇组织拍摄,参加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史志研究室联合举办以“弘扬安源精神 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微党课竞赛 ...

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弘扬安源精神,讲好上栗故事,今天特推出由我镇组织拍摄,参加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史志研究室联合举办以“弘扬安源精神 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微党课竞赛并荣获二等奖的微党课作品——《工兵专家王耀南》。希望广大干部群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强化使命担当,为实现“转型升级示范镇、城乡融合核心镇、幸福秀美宜居镇”目标努力奋斗,同时也为奋力推进“五县”建设,迈进“赣湘边区域发展第一方阵”贡献上栗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湘赣边界的上栗镇有一个小村庄,名为胜利村。从古至今,胜利村都小有名气,因为这里不足百十户的人家,世世代代都以生产鞭炮为生。1911年,胜利村土地庙旁边一栋低矮的土瓦屋里,王耀南出生了。因为是冬天里生,所以王耀南小名“冬伢子”,伙伴们也叫他“南伢子”。王耀南自幼聪明好学,5岁时就开始跟着叔伯们学习制作鞭炮,而且在同龄人中堪称佼佼者。

少年追随终不悔


1921年秋,毛泽东到安源煤矿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见到了小矿工王耀南。毛泽东开玩笑说:“你叫冬伢子,我小名叫石三伢子,咱们都是伢子哩。”毛泽东在井下给矿工们讲革命道理:一个工人就好比一个煤球在路上,资本家路过就会一脚踹开;如果工人们团结起来就是一堆煤,资本家只能绕道走。当时年仅10岁的王耀南对穿着衣服下矿井的教书先生毛泽东崇拜不已,他讲的这些道理在王耀南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也改变了王耀南的一生。

工兵连崭露头角


1927年9月10日,安源矿工参加毛泽东组织的秋收起义,王耀南担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爆破队副队长;同年10月,王耀南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

1933年11月,红三军团数天屡攻沙县不克,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兼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急调王耀南率工兵连驰援。王耀南组织指挥工兵用坑道爆破炸开城墙,红三军团一举攻入县城,几乎没费枪弹、没有伤亡就取得胜利,并全歼卢兴邦旅。那一年,王耀南22岁。

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在长征途中,王耀南率领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全军开道。红一方面军在长征路上经过22条河,基本上由王耀南担任渡河现场总指挥。

红军四渡赤水前后,王耀南指挥工兵连先后架起十余座桥,获得全军通令嘉奖,被毛泽东誉为“工兵专家”。刘伯承元帅曾说:“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就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就没有过不去的河。”

发明战法 屡建奇功


从五次“反围剿”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王耀南发明创造了一系列战法,被战士们亲切地冠以“架桥王”、“地雷战王”、“爆破王”、“构筑王”等称号。他自己也被老帅们争来调去,屡立奇功,被毛泽东称为“民族英雄”。

王耀南将军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擅长使用爆破和坑道作战的将领,为了中国工程兵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1984年11月3日凌晨6时25分,王耀南将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离开了他钟爱的工兵部队和事业,享年73岁。王耀南将军生前主动提出把遗体献给医学研究事业,为“四化”建设做最后的贡献。

缅怀革命先辈 传承红色基因


王耀南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党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共产党人所特有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进取的精神养分和精神动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长期的,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今天,我们缅怀王耀南同志,就是要传承并弘扬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始终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放进心里;始终对自己严以修身,忠于职守;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砥砺前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