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市林业局 查看内容

江西萍乡五峰林场:以产业转型谋求林场可持续发展

2022-10-21 13:5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五峰林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国有林场产业转型有效途径,持续在制度创新、护绿提质、发展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五峰林场转型蝶变、华丽转身。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 ...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五峰林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国有林场产业转型有效途径,持续在制度创新、护绿提质、发展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五峰林场转型蝶变、华丽转身。

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南部的五峰林场可追溯到1958年的林业工作站,几十年来,几代林业干职工队伍甘于奉献、艰苦创业,把湘东区十几万亩荒山变成林海,随着生态效益优先原则的确立,林场经历了一段阵痛期,林场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五峰林场现有经营面积18.01万亩,全区占比20%,活立木蓄积87万立方,林场森林资源在全区举足轻重,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生态保护的主阵地。

五峰林场充分发挥林场原有护林员管理优势,建立“两支队伍”。规范建设林长制网格化护林员队伍,强化督查考核,压紧压实责任,锻造一支务实、管用、规范的生态保护铁军,护林员巡护达标率位居市、区前列;规范组建半专业森林防灭火队伍,以军事化集训强体能,以临战状态强纪律,以实战标准强技能,以靠前驻防强效率,确保队伍具备火场应急支援能力。

此外,林区地广人稀,单纯依靠人工地面巡护难以达到严格生态保护的管理目标,五峰林场率先加快数字林业建设步伐,从总场到分场,全面建立赣林通巡护监管平台、林长智慧管理指挥平台、森林防火高空高清视频监控平台、无人机巡护平台,实现“天、地、空”全方位监管、多场景应用、数字化治理,国有林场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萍乡市湘东区自2012年以来实施全面封山育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林场以伐代养的局面难以为继,林业发展战略将以实施生态建设为主,怎样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依托“林场+场外造林”推动资源提质增量。萍乡市五峰林场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将碎片化、分散化、低质低效森林资源进行适度规模化收储,确保造林用地需求,扩大场外发展空间。近三年完成森林抚育5.8万亩、场外造林1.7万亩、“四化”造林2775亩,在全区森林资源提质增量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

湘东镇新湄村村民袁兵深有感触,新湄村靠近萍乡钢铁厂,原先全是荒山,污染严重,每年11月左右用水困难,大家都想到要造林绿化,但造林成本高、维护难,而且林权制度改革来,山场到了每家每户,难以组织起来。自从五峰林场在荒山上造林以来,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搬出去的村民都要求回村建房。

五峰林场充分发挥国有林场造林绿化人才、技术优势,在场外造林、工程绿化、苗旅一体化建设、宜居湘东绿化建设方面拓展业绩。改革后,林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积极服务地方乡村振兴,盘活林场人力资源,试水成立萍乡市五峰林业有限公司,初见成效后陆续成立两家实体公司,全面市场化运作,目前已走出湘东,承接其他县区业务。五峰林业公司年均产值上亿元,2021年上缴税收上千万元。

2022年因政策变动,原有耕地苗圃要退出,林场自筹资金450万元整合白竺分场苗圃和船形分场苗圃资源,新建五峰林场苗木基地,以培育绿化工程用苗和常规造林用苗为主,进行周边林相提升、管护用房改造、道路修缮、苗木整理等,打造苗旅研一体化苗圃,建成后将是国有林场产业转型、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公司和苗木基地为林场持续发展增添新活力。

一只硕大的“橙子”矗立在广场上,湘东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园脐橙基地上的土坪“摇身一变”成了脐橙文化广场,与周围彩色的建筑物相映成趣。基地负责人介绍道,以后会举办精彩迭出的“脐橙文化节”,前来脐橙基地的游客不仅能体验采摘的野趣,更能享受缤纷假日。

依托“林场+股份合作”模式,五峰林场与湘东农发公司深度合作,助力建设湘东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园,园区主要以脐橙和高产油茶种植为主,经营面积3554.8亩,总投资1.0862亿元,流转林地1150亩,村民获得林地流转收入172.5万元,“两山”转换释放效益,乡村振兴产业规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更足。连续三年大力实施“百场百业”项目,通过务工、租赁以及技术推广等方式,带动当地167户农户发展林业经济,农户年均增收1万元,实现绿色成果共享,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穿过岁月的长河,五峰林场追逐绿色发展的梦想,积极探索国有林场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