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6日以来,一场场暴雨持续袭击上栗。连日的降雨,虽给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但也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据气象部门统计,6月6日12时至9日8时,全县过程雨量超过150mm的雨量站点多达11个,其中桐木镇楚山村降雨量达到193.8 mm。杨岐乡保护村、鸡冠山乡降雨量分别为190.8mm、175.2mm。 为了切实做好防汛工作,在前期多次调度的基础上,6月9日一大早,县委副书记、县长利军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下到桐木镇、上栗镇等地,了解枣木水库、栗水河等重点区域的水位情况,并对防汛工作再次进行了调度。他指出,多轮的降雨已对全省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省委、省政府已经紧急启动省级救灾三级应急响应,打响了保卫家园的攻坚战。得益于在水利建设、城市防涝等方面的巨大投入,在本轮相对罕见的强降雨过程中,上栗的城乡经受住了考验,但在部分村组出现了程度不一的灾情。截至6月9日8时,全县共倒塌和损毁房屋14间,损坏河堤350米、水渠2200余米、桥梁2座,暴雨还造成42处山体滑坡,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760余亩,全县直接经济损失已达600余万元。据气象部门预测,今明两天仍将有暴雨来袭,形势仍不容乐观。 利军强调,当前,各乡镇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安置好受灾转移人口,确保他们衣食无忧,不挨饿。县交通、交警、公路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对交通受损情况进行排查、排险,全力保障道路畅通,确保人民群众出行顺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密切关注各地质灾害易发点状况,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的预防,特别要及时转移安全受到威胁的群众;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全面进入紧急状态,县乡村各级领导及应急抢险队伍要到岗到位并做到24小时待命,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持续加大对河道、山塘水库的巡查力度,及时做好预警并加强应急处置,随时做好应急抢险各项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截至6月9日6时,枣木水库水位已达167.07米,超汛限水位0.57米。当日凌晨5时,枣木水库已开始自然溢洪。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全县广大干群众志成城、枕戈待旦,打响了一场家园保卫战。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加强联合会商,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预报和预警,及时科学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共派出13支队伍 52人次对54 处隐患点进行了巡(排)查,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值守,实行每日早中晚报告制。配合乡镇、民政等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易发点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众不愁吃、不愁住,不挨饿。 县水利局:组织水利、应急、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召开防汛会商会,对天气情况进行科学研判,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累计发布雨情、汛情预告210余条,组织力量对全县小(二)型水库及山塘水库进行巡查,指导各乡镇水库管理员严格控制汛限水位,科学做好降低库容等工作。同时,为上栗县志愿者联合会防汛抢险突击队提供部分物资设备,为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县应急管理局:抓紧调配相关应急抢险物资。组织力量对全县花炮、工矿企业进行巡查,严防花炮企业因药物受潮发热,引发事故。督促各乡镇应急处突队伍到岗到位,确保县委、县政府一声令下后,能迅速投入抢险。 上栗县公路分局:加强对管养道路巡察和路况监测,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和车辆行人安全。在S308万东线K86+200路段出现险情时,投入人员5名、装载机1辆,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抢险人员不顾狂风暴雨侵袭,争分夺秒的投入到紧张的清障工作中,确保交通恢复畅通。 上栗镇:组织力量对辖区的危旧房进行全面摸排,对居住在危房内的群众,及时劝离并进行妥善安置。对道路塌方进行了处置,并组织驻村干部对四海、菜场、新民、新建、水源等地势低洼处的群众进行上户通知,确保接到撤离命令后能第一时间予以撤离。 杨岐乡:妥善安置了千丘地质灾害点受灾群众。组织力量对群众房屋受损、各级主干道路、千丘地质灾害点、项目工地和农田受毁情况进行核实登记,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和机械抢通塌方路段、清理倒伏树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长平乡:驻村干部连夜通知地质灾害易发点群众撤离。乡干部密切关注水库水位,指导做好科学蓄水工作。 福田镇:镇党委负责人在双源叶家冲水库、明山卜家冲水库、长安水库和福田河段检查防汛工作,督促镇村干部到岗履职,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 赤山镇:镇党委负责人在萍水河赤山集镇段查看水位线,镇政府负责人带领农办人员在萍水河赤山段、麻田幸福水库进行夜间巡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