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新君报道:湘东区林业局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林长制工作机制,创新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全力做好林长制加法。
生态建设提质增量,经营主体不断优化。生态建设是林长制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国土三调数据融合、造林地块上图,对造林地块的选择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绿化空间进一步收窄。为此,对信誉良好、成效明显的经营主体优先供地,优先发展,让有限宜林地得到优质经营,提高造林成效,淘汰信誉差、经营差的经营主体,通过减量发展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对优质经营主体给予林业项目重点扶持,优先支持贴息贷款,鼓励引导优质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生态保护创新发展,区域合作不断丰富。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保护优先的工作理念,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把生态保护工作放在首位,抓住手中,落在实处。在林长制制度建设上创新发展,出台《湘东区林长制责任追究办法》,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工作机制,优化《湘东区林长制护林员管理办法》,以源头管理为重点,强化“一长两员”队伍建设,压实源头管理责任,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确保源头治理先出成效,确保机制健全、运行通畅。在区域合作上提升做实,用好湘赣区域合作机制,加快边界乡镇资源保护区域协作,全力支持边区乡镇开展林业区域合作,管护好湘东区老关镇与醴陵市东富镇的“青年友谊林”,建设好边界森林防火林带,开展边界联合执法和林长制经验交流,形成湘赣边“共建、共管、共护、共赢”边界林业生态协同发展新格局,提升边界林业防灾减灾协同治理能力。
智慧林业升级发展,生态感知功能日趋完善。抓好“四个平台”建设,重点强化赣林通巡护监管平台管理,深化林长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应用,升级森林防火高空高清监控平台功能,扩大无人机平台监测应用范围,做好五峰林场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示范建设,推广林长制巡护信息系统应用乡村化,构建“天、地、空”林草监测体系,完善生态感知功能,提升林业保护服务发展能力。
林业宣传受体扩面,信息载体传统现代结合。面向社会。利用移动、电信平台优势群发森林防火知识、微视频,增加防火宣传覆盖面;面向学生,通过森林防火进校园、旧书换绿植、校园植树、森林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面向农村社区,组织开展基层“一长两员”培训和《江西省林长制条例》主题宣传,厚植生态文明,耕耘美丽乡村,推进林长制,实现林长治,让绿水青山造福湘东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