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城市经济不断增长,老旧小区焕发新生,百姓生活蒸蒸日上……走进安源区白源街,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党的十八大以来,白源街深入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的决策部署,一手抓融合、一手抓发展,不断推动重大建设工程、重点投资项目、重要工作任务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市环境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基层党建凝心聚力 在白源街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的大潮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这就是飘扬的党旗。 党建领航夯实根基。该街通过开展“周五学堂”等主题活动,利用每周五集中学习时间,系统地讲解业务知识,通过集体讨论等互动方式,全面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利用“学习强国”“江西干部网络学院”“靓丽白源”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拓展机关干部个性化学习空间;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甘祖昌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全体党员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和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热情。 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基层矩阵宣讲理论。创立“草根宣讲团”,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政策讲得让普通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让党的新理论在基层“活”起来、“动”起来,推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紧跟党的步伐。同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确保老党员们“不漏学”“不掉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白源落地开花。截至目前,该队伍已开展宣讲70余场次,听众累计达6000余人。 城市面貌提档升级 “车辆停放整齐了、楼道里小广告少了、邻里矛盾减少了……从‘老旧工矿小区’变成了人人眼馋的‘宜居福地’”。新村社区的“蝶变”,正是该街推动城市面貌焕新的生动写照。 白源学校篮球场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该街已全面完成荷塘、新村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新建街心花园停车场,提升改造农贸市场、街道管网,实现辖区范围内主要干道路灯全覆盖。建设新农村建设点24个,新建3座公厕并投入使用,完成1300户群众供水改造,投资150余万元实施乡村道路“白改黑”,投资220余万元完成兴业南路绿道项目建设。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农贸市场,投资1300余万元新建6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个文化广场,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所,投资200万元打造居家养老项目。 老人在“安源红邻里之家”白源服务站社区食堂用餐 民生保障切实增强。打造“安源红邻里之家”白源服务站,解决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群体“行动不便,做饭不易”和“亚健康”等生活问题。2021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10人,其中“4050”困难群体再就业人数93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5万余元,救助204人次。优化退役军人服务,认真落实抚恤补助政策,2021年发放抚恤金29万余元。 项目建设加速行进 作为全市率先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的街道,白源街始终坚持“12345”工作新思路,立足打造“生态新城、靓丽白源”这一目标,全力以赴建设工业经济示范街、金融服务示范街、休闲旅游示范街、宜居宜业示范街、发展环境示范街,构建“发展动能更强、城市建设更精致、群众生活更满意”的新面貌。 安芯美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的项目在白源落地开花,离不开白源街在服务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萍乡凯光新天地生态旅游区负责人说。总投资25亿元的萍乡凯光新天地生态旅游区,已经在白源这块土地绽放芳华。如今,放眼白源境内,电子信息、新能源、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安芯美科技半导体生产线项目、江西菲力康医疗器械生产项目、顺利光学纳米纹理玻璃生产项目、鑫泓景激光测距产品生产基地项目……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开展“三访三问” 数据无声,却是最好的印证:2021年,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4.43亿元;新引进总部经济企业240家,实现税收2.8亿元,新业态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实现税收6500万元;新增规上企业6家,其中工业企业2家、商贸企业2家、服务业2家。工业产值14.569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增加值3.934亿元,同比增长8.5%;全社会固投18.52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工业固投13.381亿元,同比增长27.9%;限上社会零售金额为7.3亿元,同比增长23%。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民生工程有序推进,辖区产业经济加速崛起,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白源街将以义无反顾、逢山开路的冲劲,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干劲,敢为人先、独辟蹊径的闯劲,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优异成绩谱写“靓丽白源”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