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镇 查看内容

安源镇安源村:赓续红色基因 赋能乡村振兴

2022-11-4 08:4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安源村位于安源镇东南部,距离萍乡市中心城区五公里,地处中国工人运动摇篮的中心地段。2021年8月安源村被省委组织部纳入“红色名村”名单。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其常住村民793户、2888人,现有党员121名。曾经因丰富 ...

安源村位于安源镇东南部,距离萍乡市中心城区五公里,地处中国工人运动摇篮的中心地段。2021年8月安源村被省委组织部纳入“红色名村”名单。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其常住村民793户、2888人,现有党员121名。曾经因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兴盛的安源村,也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而衰落。面对煤炭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破旧等难题,安源村党委深挖本地红色资源优势,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攻坚动力,走出了一条以红促绿、以绿旺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先后获得省级“红色名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文明村镇”、“全区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全区“十佳优美村庄”“小康示范村”等荣誉。

固本强基,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安源村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六大提升行动”和“安源红”基层党建铸魂固本强力“1159”工程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工作。通过换届选举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降低5岁,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86%。不断加强村干部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将村党组织建设成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抓“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党课开讲啦”等活动,着力建设一支新时代农村党员队伍。村党委切实扛起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坚持将乡村振兴同党建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同落实,坚决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安源村落地落实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办好实事,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安源村党委以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改善为切入点,投资1000万余元对居民饮水、道路拓宽、墙面美化、主路亮化、文化建设、公墓建设等多项惠民工程进行改造。积极推动党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发动60余名党员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村容村貌综合提升整治等志愿活动20余次。为加强和巩固城乡环境整治成果,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设备、有督查”的“五有”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形成村委治理,党员参与,村民监督的闭环治理模式。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地落实,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村党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大幅提升,大大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村产融合,大力推进“红色名村”建设

以生态开发为宗旨的“七彩安源”项目,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将村中道垅近100余亩土地通过流转的形式集中到村里,吸纳附近村民和脱贫户就业,人均增收1万元,切实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同时,立足打造安源路矿旅游景区的“西边门户”定位,以《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取景点为核心建设区域,建设马形湾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总占地面积300亩,打造《毛主席去安源》实景打卡点、《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陈列馆、红领巾生活美学农场等几大板块,结合发展红色旅游,建设集科研、种植、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借助毗邻中环东路的地理位置优势,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召开会议,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将村部闲置旧厂房加以修缮作为仓储出租,将三家冲原村属大安煤矿废弃矿区场地整合出租,作为种养场地,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高达300万元。

未来,安源村将继续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立足打造安源路矿旅游景区的“西边门户”的定位,通过做足红色文章、聚焦特色种养、盘活闲置资源等途径多元发展,围绕马形湾主题公园建设总体规划,提升打磨“稻田养虾—安源村史馆—‘永远跟党走’红色文化馆—‘探源路’—《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实景点—‘七彩安源’乡村振兴产业基地”精品旅游路线,最大限度地释放红色资源的井喷效应、红色文化的主体效应,走出一条红绿融合、多元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