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号召市生态环境系统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就让小编带您一起看看,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铁军们。 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湘东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策萍同志第一时间召集湘东生态环境局全体职工到岗,身先士卒带头前往一线抗疫,用实际行动展现环保铁军风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旗,哪里有党旗哪里就有环保铁军的身影。 11月6日,湘东区宣布开启“静默模式”之前,张策萍主动向区应急指挥部请战:“我们局里的同志已经全部就位了,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随时准备接受组织的任务”随后在他的领导下湘东生态环境局迅速成立了应急组、后勤保障组、一线两个抗疫志愿者小组。他带领一线抗疫组的部分志愿者前往高风险地区大陂村网格化管控点,面对指挥部送过来的应急帐篷,没有搭建经验的同事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手,他马上运用曾经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的经验看了一眼安装说明后迅速带领大家一起搭帐篷,“周文梁我们两个把龙骨拼起来,周双、杨曦把篷布与帐篷骨架扣紧固定好。谢治国地钉向外斜向45°插进土里固定好系紧固定绳”在他的带领下帐篷马上搭建好了,随后又将便携式路障在路口排放好并灌满水,拉起警戒线、立起禁止通行的标志,一个疫情防控点就建立起来了。在调来了必须的物资后,拿上扩音器随村里的干部一起对村民进行安抚和劝导,告诉村民们:“现在是特殊时期请大家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相信疫情不会持续太久,大家的生活一定会得到保障,我们的帐篷会一直立在那里,我们24小时都在岗,你们有需要随时和我们联系。” 在安置好各个疫情防控点后,张策萍同志立即召集局水、土生态环境股及监测站负责人商议,立即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加强对辖区内1家新冠肺炎疫情定点医院、4家集中隔离点的监管,同时督促辖区内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严格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生活垃圾、污水处置流程和要求》落实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医疗废水的相关处置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每日一报的工作机制,必须确保疫情期间生态环境的平稳、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实施静态管理消息后,萍乡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迅速响应,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一线,积极的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党员吴哲同志主动报名参加三角洲社区凤凰天成小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协助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物资配送、清除垃圾等工作。在小区有住户被集中隔离的情况下,小区内清除生活垃圾工作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需特别注意个人防护,但作为共产党员的他毅然主动请缨,穿上“大白”防护服,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完成对小区内垃圾点的清运。因疫情原因小区内居民生活垃圾存量较大,清除工作进行了近3个小时,脱下防护服时他已经全身湿透。他建立了一个住户微信群,负责做好小区内两个单元共68户住户信息登记、物资配送、药物需求等后勤保障工作。单元内有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常用的注射胰岛素也已经用完了,向他寻求帮助,这些都是救命药,是绝不能停药的,通过他积极与医院协调沟通,及时的将胰岛素注射液送到了患者手里,“非常感谢,真的是非常感谢您,这是救命药啊!”患者连声道谢。“真的不用谢,有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朴实的话语未落,他又赶往下一户急需药品的居民家去了。 面对萍乡突如其来的疫情,芦溪生态环境局机关党支部的邱宽毫不畏惧,主动请缨成为了医疗危废处置组一员,勇敢冲在离疫情防控最近的一线上,承担起全县隔离点、核酸检测各环节产生的医疗废物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等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安全、有序处置。 他说:“疫情就是命令,号角一旦吹响,我是党员,每个党员都是一名战士! 因人员少、时间紧,邱宽结合辖区实际认真制定检查方案,加大对重点单位的监督指导力度,提高检查效率。在疫情防控的这些天里,他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每天都能看到他在医疗隔离点、医废处置点等地的忙碌身影。 “宝宝,别过来,爸爸刚从外面回来”这是邱宽最近每天回家和女儿的日常对话。 在完成白天现场检查后,晚上他又紧盯各单位上报的数据,调度统计医疗废物产生、转移和处置量,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有效保障了医疗废物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坚决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今天是老妈生日,却因为疫情在一线不能陪她,让她一个人在家,很是愧疚。祝妈妈健康长寿,生日快乐!”11月9日,安源生态环境局邓义峰在朋友圈写下了这一段深情的话语。 邓义峰平时除了负责科财室工作外,还是一名党务工作者,也是局里的“加班常客”。单位无论多难的工作任务,他都是冲在前头。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邓义峰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下沉一线城郊后埠村,协助开展防疫工作。白天维持几千人的核酸点秩序,安抚民心,嗓子都喊冒烟了,却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晚上值守卡点,睡沙发打地铺,上半夜蚊子咬下半夜冷到跺脚……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疲惫不堪,但一句怨言都没有。“局长,在这关键的时候,如果不能到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怎么配称自己是党员”,安源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婷婷在工作日记中写道在接受任务的时候邓义峰是这样回应的。
10月30日,是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刘宇琴同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的日子,那一天,她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11月6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经开区生态环境局立即响应,2小时内即成立了一支由22岁-35岁青年组成的抗疫青年突击队,24小时驻守雍华庭4栋侧门外,严格管控雍华庭北侧居民的出入。刘宇琴同志,经过积极申请,光荣的成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 11月7日凌晨1点至7点,是刘宇琴同志值守的第一班。仓促设立的工作棚,简单的桌椅,就这样,她和同事易钰哲开始了值守这项看似简单却又极其重要的工作。来得匆忙,导致她身上穿的衣服不够,入冬的夜风,吹在身上,让瘦弱的她,不禁瑟瑟发抖,她依然咬牙坚持,没有半点埋怨。 清晨五点陆陆续续有居民下楼来,有要出去买菜的、要出去上班的、要出去散步的,刘宇琴同志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解释着防疫政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一劝返了想要外出的居民。早上7点,换班的同事来了,从没熬过夜的刘宇琴同志眯着眼回到办公室,睡着了。 11月7日晚上7点,经过白天的休整,刘宇琴同志又精神奕奕的上岗了。一位大叔皱着眉头从楼里出来,刘宇琴和同事拦住了他,大叔说是女儿的中药没了,医生之前交代了不能断的,得出去买。人是肯定不能出去的,但药又必须买,大叔还担心抓错药,在联系了药房未果后,刘宇琴和易钰哲商量,一个人留守,一个人去帮大叔买药,终于解决了居民的用药需求。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呵呵,最麻烦的是,我值班都不敢喝水,这里没有厕所。因为还有很多人,比我更辛苦,有物资保障的大叔,都2天没回过家,没洗过澡没有休息一下;有退休了的热心的志愿者何老师,早上六七点就来,晚上九、十点才回;有我们最前线的大白们,他们才是最累最辛苦也最可爱的人……”“最重要的是,我还是一个预备党员,我前几天刚刚面对党旗提出我的转正申请,我必须要践行我的承诺……” 这是一位生态环境系统的预备党员面对赞扬时的回应,带着点羞涩,也带着点自豪。迎着初生的阳光,她胸着的党徽煜煜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