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疫情防控“大考”中 有不少冲锋“疫”线的“夫妻档” 他们扛起责任,“并肩作战” 不离不弃的甜蜜和浪漫 已成为五陂镇疫情防控前沿 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双份坚守 诠释不一样的浪漫 “上午忙吗?”“守了一上午的卡口,还好,你呢?”“刚忙完,正要去吃饭呢。你吃饭了吗?”“吃过了。我刚给家里打了电话,两个宝宝和她奶奶也吃完饭了,你放心吧。”“好,抓紧休息一会儿,下午还得忙呢。”“嗯,你也要做好防护!”……肖兵和张敏这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夫妻档”有个约定——每天中午趁着吃饭的些许休息时间,互相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肖兵是五陂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大田村的挂点班子成员,自封闭管理后,他就带着驻村工作组下沉到大田村,与村干部同吃、同住、同抗疫,全力当好上传下达的联络员、疫情防控的指挥员、解决问题的协调员、基层抗疫的观察员。张敏是红旗分场的驻村干部,每天不是忙着在核酸检测点扫码、维持秩序,就是在封闭交通卡口坚守岗位。夫妻俩虽然只隔了一个村组,每天还是只能通过微信联系。 肖兵表示,“儿女太小,我们又不在身边,有时晚上一忙,就错过了与他们通话的时间。真想对家人说,希望父母和孩子能理解我们,作为党员,我们夫妻有担当和使命,更希望早日战胜疫情,期待全家欢聚。” 战“疫”夫妻 等我们回家再聚 “儿子,今天网课听懂了么?作业做好了么?在同学家里要帮忙做点家务,不要添麻烦哦”“妈妈,怎么今天这么晚才打电话,我一直等着你们的电话不敢睡觉?今天很辛苦吧,我想你们啦”。11月11日晚上12点,按惯例,夫妻俩晚上10点后坚持微信群聊与小孩通话,因工作结束的晚,才耽误了联系时间。 5号一大早,同在五陂镇政府上班的刘宗永、邹礼夫妇,接到抗疫指令后,深知不能回家的规定,父母又不在身边,夫妇俩义无反顾,立即将小孩送到同班同学家里让家长帮忙照顾,迅速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刘宗永是五陂镇武装部副部长,是长潭村的驻村干部,每天白天负责巡查麻将馆、小超市是否关停,人员是否扎堆聊天,晚上负责值守交通卡口,日行达三万步。邹礼是物资保障组成员,负责在食堂帮厨和打包饭菜,一天下来要和同事打包上千份饭菜给一线的志愿者们。 谈及儿子,邹礼深感愧疚地说:“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这样我就能好好陪陪孩子。” “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这种关键时候,就要站出来、豁出去、顶上去。”刘宗永坚定的说道。 隔着屏幕,传递挂念和爱意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夫妻俩都在一线战斗,连续多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孩子只能交给年迈的父母照顾。彭泉勇看着家人发来孩子的视频,稚嫩的小脸和虎头虎脑的样子,让疲惫的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句奶声奶气的“爸爸,我想你了。”让这位七尺男儿忍不住热泪盈眶,心里充满了对孩子、对家庭的愧疚。 “要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把衣服穿厚一点,按时把饭吃上,照顾好自己。”“我们一起加油 ,相信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夫妻俩每天通过微信视频互相叮咛,互相打气,隔着屏幕传递着浓浓的挂念和爱意。 彭泉勇是隔离转运组成员,负责调配集中隔离场所和 相关转运车辆,及时开展风险人员转运隔离,徐春丽则是驻红旗分场工作组成员,24小时与“战友”们一起在一线携手作战。 彭泉勇回忆道:“在接到疫情期间要吃住在单位的指令时,夫妻二人来了个”‘约法三章’,一是随时候命,随时前往,无畏生死;二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服从组织安排;三是齐心共战,坚守到底。” 志同道合,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在五陂镇抗疫一线,还有很多这样的“夫妻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爱情的另一种模样,用担当和奉献表达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的决心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