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刻,本该万籁俱静, 而在腊市镇机关办公楼、 却仍是灯火通明, 在这点点灯光下, 活跃着无数默默无闻又奋不顾身的身影 …… “不眠灯”下的“快” 以快制快 吹响紧急号角 “请所有机关干部立刻赶到政府,带好换洗衣物,做好抗疫准备。”2022年11月5日,湘东区吹响抗击疫情的紧急号角,本是万家熟睡之时,腊市镇机关办公大楼却灯火通明,周六深夜的一条指令,全体机关干部全部返岗,“不眠灯”下,是全体镇村干部的“不眠夜”。 疫情发生第一时间,腊市镇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当下全镇抗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凌晨,各线、各村皆已进入高度警觉戒备状态,班子成员明确分工,紧急成立了防疫物资保障组、人文关怀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11个工作小组,奔赴各条战线,实现所有抗疫工作到人、到事、到点,以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快速落实。 医疗队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障医疗队伍有序开展工作,面对医护人员短缺、住宿达不到防疫要求等多个问题,腊市镇组织人员积极与区防疫指挥部反复协调,妥善安置了从上栗、芦溪等地支援的医护人员。11月9日凌晨1:30,由于原本负责接送医疗队伍的两名司机被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临时征用,面对突发情况,指挥部决定临时调派3名低风险地区司机和3辆车辆,终于在凌晨3:30准时到达医疗队伍休息地点,4:00准时接到医疗队伍到腊市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指挥部的班子成员除了在一线值守,还要负责全镇600多名参战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对镇机关所有所需生活物资进行调配管理,第一时间与外界进行沟通对接,确保全镇群众基本生活物资迅速到位。其中,有处于孕期的班子成员,大着肚子也依旧坚守岗位,每日对接上级指挥部门,兼任了人文关怀组组长,还要密切关注全镇弱势群体的买药就医工作。 交通是封闭管控的关键问题,指挥部连夜安排部署对全镇117个通道口进行硬隔离,合理设置28个卡点,安排人员值守,确保医疗和生活物资通道正常运输的同时,又千方百计执行管控,减少人员和车辆流动。店铺的管控涉及人员多、工作任务重,指挥部一声令下,对全镇辖区内700多个店铺劝告暂时关停。 一系列的工作,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全部得到贯彻运行,“不眠灯”下,是果断迅捷的行动力。 “不眠灯”下的“准” 以变应变 做出科学决策 腊市镇地处湘东区中部,省二级公路陈广线、麻凤线穿境而过,处于湘东区“心脏”部位,位置重要,加之路口多,各村道路错综复杂,工作量大,抗疫任务艰巨。自疫情发生起,腊市镇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各村、各线对当日抗疫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就战况包括遇到的难题痛点进行商讨、研判、分析,集思广益,以变应变,以便科学制定次日工作方案。 每至下半夜,政府办公大楼的灯光依旧,那是指挥部的“不眠灯光”,除了要对全镇当日工作及疫情情况进行总结汇报,还要接收上级相关工作指令,电话、信息几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11月10日晚,对于突然接到上级指令,采样数据要在前一天的基础增加很多,指挥部立即召开会议科学研判,紧急抽调医护人员,增加4个采样小组进行流动采样,并通过广播、巡逻车、大喇叭等连夜通知所有村组提前半小时进行采样,次日,第一批送检管数从215管增加到414管,送检人数从1117人增加到2321人,一系列数据无一不彰显着采样更加高效准确,腊市镇每日核酸检测工作“采样率、送检率、接收率、检测完成率”皆稳居全区前列。 紧迫的形势要求,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的是不容任何差错的决策部署,“不眠灯”下,是一项项落实到位的指令,一步步运筹帷幄的“棋子”。 “不眠灯”下的“合” 通力协作 筑起抗疫防线 在镇党委的坚强带领下,全镇干群坚定信心,同心抗疫,各班子成员内外协作、分工明确、统筹领导,各驻村工作组明确工作任务,全力协同配合。 有的班子成员,负责全镇所有防疫物资的调度,夫妻两人也都在抗疫一线,带着女儿也依旧坚守岗位,一家三口齐上阵,上演抗疫“全家总动员”。在疫情严重的凤凰村,工作任务尤为艰巨,在那里的驻村班子成员是一对老带新的“师徒搭档”,他们一个是即将退休的党员干部,一个是刚到基层工作不久的年轻干部,不分昼夜坚守在抗疫一线,每日劳心劳力,不曾有任何怨言。 除了他们,大部分班子成员同样化身成为“大白”奔赴“战场”,亦或拿着大喇叭的组织开展核酸检测采样,亦或带头值守在卡点。 一条条指令、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数据……“不眠灯”下的每一份努力,都凝聚成为筑起抗疫防线的希望与力量。 勠力同心,风雨同舟, 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指挥部的“不眠灯”, 是无数疫情中平凡身影点点“微光”映射, 不眠的不止是灯, 更是全镇上下抗击疫情的责任与担当, 是为守护腊市人民群众的“安眠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