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一批批优秀工作人员、志愿者,奋战防控一线,其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母亲。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全力投身抗疫一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她们是抗疫一线的“最美铿锵玫瑰”! “不能辜负社区居民的信任和孩子们的支持” “各小组说下今天各自的物资缺口!”“小于明天有事,得另找个志愿者过来扫码。”“我们还剩多少棉签、试管、防护服?”“吴阿姨的降压药,和医院联系了吗?”全员上户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刚完成,七一社区居委会主任文丹立即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会调度安排工作任务。核酸检测物资储备、领取、发放,医护人员、志愿者的安排,居民日常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从物资到人员,再到具体落实,都需要文丹一一统筹协调。 文丹在值守卡口休息 抗疫特殊时期,各类工作要求和指令都很多。作为老工矿小区,七一社区居民又多为退休老人,日常起居、吃食医药都需社区工作人员打起十二分精力。“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觉得手机在震动,有新消息,就总会惊醒过来,其实手机根本没响。”繁重的工作,过度紧绷的神经,严重影响了文丹的睡眠,但是她有自己“能量补充法宝”。 文丹和同事上户送物资 “今天早上,我女儿给我发视频,说想我了,让我戴上口罩,保护好自己。我当时就忍不住了。”因为自己和丈夫都奋战在疫情一线,两个孩子只能托付给家中二老。说起孩子们,文丹眼中泪光闪动,脸上露出难得的光彩。“看,这是我儿子给我的奥特曼水杯,我天天背着喝水,他说奥特曼正义之光会保护我!” 孩子和家人们的支持和理解给了文丹无限动力,“作为社区主任,我肯定要好好担起这份责任,不辜负社区居民的信任,也不辜负孩子们的支持!” “大家平安,才有小家平安” “妈妈,你看,今天我自己穿的衣服,好看吗?”“好看啊,特别好看!”“我还帮妹妹挑了衣服呢!”“呀,这么厉害啊!”趁着午饭后的一点休息时间,凌子惠赶忙和家中的两个孩子视频聊天。 凌子惠正在记录核酸检测试管数目 疫情突发后,凌子惠和同事们被分派到村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防疫工作要求,驻村人员都住在村部。只有一个卫生间,为了早点洗漱不耽误工作,凌子惠每天四点多就要起床。早上上户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下午巡逻,劝导群众不要聚集、做好个人防护;晚上准备第二天上户的物资,开会听领导布置工作注意事项……从早到晚的工作让人疲惫不堪,最难捱的却是对孩子的思念和担心。 “其实心里挺歉疚的,两个孩子还这么小,正需要妈妈陪伴!”凌子和丈夫唐翕有两个女儿,一个刚上幼儿园中班,一个1岁多,还不会喊人,夫妇二人都在抗疫一线,只能将孩子托给家中老人照料。 凌子惠和同事上户了解群众需求 “以前我加班不回家,她(大女儿)还会生气。这次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懂事多了,还会照顾妹妹。”虽然在一个单位,由于岗位不同、工作任务重,凌子惠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和丈夫互相鼓气。“孩子都这么体贴了,你还担心什么!大家平安,才有小家平安啊!” 看着丈夫疲倦的脸庞,想着家中的孩子,凌子惠心中生出无限力量。“嗯,我们都要加油,早日抗疫成功!” “这是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加油,只有一户了!”走在高高低低的乡村小路上,王枣蓬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给自己鼓劲。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的第11天,也是她离开家人、住到医院的第11天。 王枣蓬正在录入数据 “起得早、睡得晚、任务重”是抗疫一线工作的普遍特点。医疗人员重新分配调动后,乌石村7组、8组成了王枣蓬的小组需要负责采集的区域。每天四点多起床,收拾一下五点到村部集合,开始上户核酸采集。80多户人家,一户户到位,需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每次结束时,王枣蓬总会一身湿透。 由于体重偏重,穿着防护服,腰间还挂消毒喷雾、医疗废物袋,每日走村入户采集核酸对于王枣蓬来说格外劳累,但她却从未抱怨过,“生完孩子之后,我的体重就没下来过,每天这样也好,还能减减肥!” 王枣蓬和同事上户采集核酸 今年38岁的王枣蓬从事护士行业已经19年,参加过2020年武汉返萍人员体温监测。面对现今的抗疫工作,她很坦然。“累本来就是我们护士工作的常态了。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是一位医护人员,我就要扛起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她笑着说道,“再说,比起当时武汉现场的人,我们现在的苦和累还差得远呢!” 不管白天黑夜,核酸检测、数据统计、消杀、上户、物资分发、后勤保障……无数巾帼力量奋战在抗疫一线,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