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萍乡突发疫情以来,王坑社区党支部书记文峰带领两委班子、居民小组长、网格员和志愿者,无畏“逆行”,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一寸土地,第一时间在社区设立疫情防控卡点,成立社区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战斗堡垒,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 从日出到日落,从黄昏到清晨,连日来王坑社区党支部书记文峰一直处于一种马不停蹄的状态,转战在社区抗疫一线,带领社区两委班子用行动与担当守护社区居民的“岁月静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社区“抗疫日记”,感受社区书记抗疫日常。 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落实社区疫情“网格精细化管控” 晚上9点多,社区书记文峰在查看社区疫情网格封控卡点和防疫物资后,仔细查看工作群中最新防疫通告,连夜召开王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布置会。 社区疫情防控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需要解决,每天面对细分的疫情防控网格,如何协调社区力量、分配防疫物资,将具体防疫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在工作群中发布一条条社区疫情防控指令,不知不觉间一直忙碌到凌晨2-3点,回完最后一条消息,才勉强睡下。 王坑社区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大考”面前,将“网格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实现了“核酸检测全覆盖、防疫物资统一分配、人员管控无盲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全员核酸检测无遗漏 早上4:50,王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副主任赖婧同志已穿戴好防护服,开始全员核酸扫码。在驻社区工作组和社区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王坑社区居民核酸检测做到了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检测率达到了100%。 社区防疫卡点24小时值守,阻断人员流动 王坑社区联合林业分场在水厂坳下84号和精神病院设立2个防疫卡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6小时,严格静态管控,及时阻断了人员流动,做到外防输入,为打赢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巡查小区,保障防疫物资 在辖区王坑煤矿家属小区门口,王坑社区支部书记文峰把车停稳后,细心观察着小区大门的防疫工作情况,居民都呆在家中,看到一切正常后,才满意地下车。文峰在记事本中记录着:“王坑煤矿家属小区,防疫到位。” 他从后备厢拿出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当面递给了小区防疫负责人。根据小区居民的需要,顺便当起了“快递小哥”。 疫情防控的弦总是紧绷着,每天只要一有时间,他都会将辖区查看一遍,对于工作疏忽、不到位的区域,他当场联系专人进行整改,亲眼看到整改完毕后才会放心离开。 配送社区生活物资,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活 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书记文峰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逐户上户进行排查,针对社区部分生活困难人员,他带领班子成员及时送上米、油、蔬菜等物资,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针对少数居民因封控不能外出,造成居民买菜、买基本生活用品、加煤气、买药、就医等方面的难题,他在党员中发布招募令,组织社区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王坑社区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互助群,切实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他持续努力下,社区没有出现因疫情封控,居民吃不上饭,就不了医的现象,居民对此点头称赞。 “书记热线”24小时开机,倾情服务社区居民 “是小文书记吗,能送我到核酸采集点做个核酸吗?”11月10日上午6点,社区书记文峰连续接到了几个熟悉的电话,辖区电厂小区周锦奇夫妇、王坑煤矿家属小区彭祥智夫妇因为年龄逾80岁,腿脚不便,无法自行前往核酸检测点。 了解完情况后,文峰书记二话不说,立马招呼上社区工作人员,驱车赶到了老人居住的小区,搀扶两对老人夫妇上车到核酸集中检测点,短短几分钟时间,老人们便完成了核酸检测。每天早晨做核酸,文峰书记都把车停在小区卡口处接送腿脚行走不便的老人去做核酸,社区老人们都说:“小文书记一出马,让人没烦恼。” 疫情期间,文峰书记针对辖区内的困难群体,倾心打造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依然有效,通过对辖区常住居民的全面摸排,建立了一份详细的服务清单,做到爱心热线全天候“不断电”。 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起,作为社区书记的文峰便一头扎进了千头万绪的防疫工作中,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奔波在社区“战疫”一线,发出“誓与疫情共进退”的铮铮誓言,用实际行动与使命担当守护社区居民的“岁月静好”,为五陂早日战胜疫情贡献王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