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典型案例 11月21日下午,辖区居民张女士来到宣风派出所,正拿手机在微信上与一名身着警服的“警察”视频通话,对方称其9月23日在上海办理电话卡用于办理理财,因此类理财涉及违法犯罪,叫其线上录口供,提供身份信息等。张女士半信半疑,赶紧来到宣风派出所向民警求助。 民警了解事情经过后,立即断定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果断接过手机与对方进行频视聊天,对方发现事情败露,立即挂断视频并拉黑张女士,由于民警的及时劝阻,张女士未造成经济损失。随后民警耐心讲解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手段,提醒她要时刻保持反诈骗意识,并帮其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 诈骗分子电话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涉案、洗钱、骗保等理由,以需要核查资金为借口,诈骗钱财;(主叫号码大多从境外转入,回拨一般是关机或呼叫转移。) 利用公检法威信力,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使其陷入恐慌,失去判断,诱导受害人说出银行卡、信用卡等个人信息;(公安局或国家其他机关是不会通过电话及各种转接办案。) 为了增加真实性,还会通过聊天工具发送“拘留证”、“逮捕证”、“通缉令”等文书材料,进一步击溃受害人心理防线,消除受害人心理疑惑;(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将工作证件在网络上出示。) 让受害人配合调查资产情况,进一步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和手机验证信息,实施诈骗。(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但凡提及的均为诈骗。) 凡提到以下这几句话的 都是冒充公检法诈骗! 1.要求你绝对不能挂掉电话,并为你转接电话; 2.要求你必须开通网银或者重新办一张银行卡; 3.要求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继续通话,且绝对不能和别人(尤其是警察)透漏通话内容; 4.要求加QQ、微信,说有你的通缉令和逮捕令; 5.要求你接收一下你的法律文书或者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 6.要查你银行账户并要求将钱转入“安全账户”; 7.要你安装安全防护之类的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