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学校工作的信任、理解、支持和配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同时也产生出种种弊端,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自我把控能力,导致玩手机上瘾、部分学生视力下降难以自控的地步,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手机问题”已经是当前困扰青少年学生的严重社会问题。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其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专心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等文件要求,希望您与学校协同合作做好相关工作。 ![]() ![]() 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手机用于紧急联系占5%,短信聊天21%,通话聊天4%,玩游戏、刷各类视频占65%,拍数码照片5%。由此可见,学生手机主要用于娱乐。自控能力差的学生长期使用手机极其容易导致手机成瘾,对学习失去兴趣,以致贻误、荒废学业。 ![]() 个别学生晚上玩手机,导致夜间精神焕发,白天昏昏欲睡,他们过着“黑白颠倒”、浑浑噩噩的生活,长此下去,不仅学业荒废了,就连身体健康也丢掉了。手机辐射对学生身体的影响不容忽视。专家指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年人脆弱,更容易受辐射影响。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受到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 个别学生在互联网上信息纷繁复杂,隐藏着缺乏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里,刷各类视频,长期接触不良信息,会在心理上形成带有依赖性的不健康的阅读感受。出现心理紊乱,性格怪异,意志沉迷,精神颓废,责任丧失,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抑郁等精神问题。 ![]() 学生利用手机进行不良交友,在网上身份隐藏、责任丧失,在亦真亦幻的虚拟世界上,有个别学生滑向了危险的境地。 ![]() ![]() ![]() ❶学校制定了《芦溪二小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制度》,学⽣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得将个⼈手机(包括电话手表等通讯设备)带⼊校园。若学生有特殊情况需携带手机进入校园,须由家长填写《芦溪二小学生手机使用申请书》,经班主任同意且汇报学校政教处,由学校登记备案后方可携带,孩子进入校园后,将带入校园的电子产品交由班主任代为保管。 ![]() ❷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可向班主任、科任老师临时借用手机打电话。 ![]() ❸政教处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通过国旗下讲话、集体晨会、班主任会议等途径强调手机管理工作,通过主题班会、心理辅导等形式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 ![]() ![]()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情绪观察,主动走进孩子心灵,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防止孩子因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请您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多陪伴孩子、多沟通,从影响孩子视力、学业等角度帮助孩子理解限制使用手机的原因。请你引导孩子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关注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调适心理,及时化解各种心理问题。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动力”,从小培养和关注孩子的兴趣发展,能够在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兴趣有助于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如球类运动、书法、武术、绘画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引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丰富课外活动,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和培养高尚情操的关键时期。学校会严而有爱、爱而有方的教育教学管理,孩子勤而有恒、事无不成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习惯,是我们共同的期盼,更需要家校双方的通力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请您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建议您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管理家庭公约,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不要暴力打压。 相关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