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预警和监测,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同时方便广大居民日常通行,丹江街全力推进“场所码”应用,加快构建疫情防控“防火墙”。 场所码全覆盖,督导小区、商铺等设置场所码 丹江街采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模式,利用“线下+线上”双向发力,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做到“场所码”家喻户晓。街、村(社区)两级干部深入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场所积极宣传应用场所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场所码”全域覆盖。 对辖区沿街商铺、商超等不定时的进行巡查,重点核查“场所码”张贴、使用情况,并要求场所负责人自觉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到“逢人必扫”,确保所有进出场所的人员一个不漏。 通过横幅、海报、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下一步,丹江街将持续加大“场所码”的推广应用力度,确保“场所码”扫码验码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场所码”追踪溯源功能,筑牢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为什么要扫场所码?这里有答案! 不管是逛商场 还是看电影、买奶茶…… 凡是到公共场所 都会有工作人员 要求我们扫场所码 而不是亮自己的健康码 为什么现在进入公共场所 需要扫场所码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 ↓ ↓ 什么是场所码? “场所码”是特定场所赋予的一个专有二维码,可在自动核验“健康码”信息的基础上,对进入场所人员信息进行自动化登记。 场所码有哪些好处? 1、保护公众健康 对场所防疫人员而言,督促进入人员扫码,严格落实防疫要求,能防范大部分的风险人员进入自己管理的场所,避免自己所在的场所成为风险暴露场所,避免自己和家人成为密接或次密接被隔离管控或居家健康监测。要求扫场所码,可以减少公众在该场所与带黄码、红码等风险个体接触, 降低疫情感染风险,提升了公众的安全感。 2、方便群众出行 公众无需手工登记个人信息,减少登记环节,缩短排队时间。在一些要求核验健康码信息的场所如医院、敬老院等,“场所码”与“健康码”数据互通,扫描“场所码”可对出入人员进行自动化登记,同时自动核验“健康码”信息,无需重复出示健康码,提高通行效率。 3、精准溯源排查 在某个场所出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的情况下,流调人员可以通过扫码记录快速查找密接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为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防止疫情扩散争取宝贵时间。 4、保护个人信息 “场所码”的应用可以减少个人敏感信息的外泄。在场所码推行前,不少地方采用纸质版访客登记表记录姓名、手机号、身份证等信息,公众配合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疏漏,不利于统计与管理。场所码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取场所人员信息,后台数据实行专人专管,只有产生流调等必要需求时才会使用相关信息,安全性大大提高。车站、火车站、高铁站、市域道路交通卡口等主动配合核酸检测,为自己和家人获得一份安心报告。入住宾馆、酒店,请主动配合落实“一测一扫一戴三查”等防控措施。 扫“场所码”,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流调就是防止病毒扩散的“关口”。行程轨迹的调查是流行病学调查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让相关人员回忆前些天去过哪、接触过谁,着实让人有一种掏空心思、头脑爆裂的感觉。 以往流调排查主要是通过凭据排查、支付信息排查、人员关系排查等几种方式。除了利用上述的流调手段外,其余只能通过调取所在地监控来进行查验比对,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如果监控视频有盲区或者损坏,还会有漏查现象。 而场所码的使用,可以使追溯排查更加快速、精准。在局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确诊病例或密接者的扫码记录,快速追溯到其他扫描过该场所码的人员,并追溯其行动轨迹,避免疫情扩散。还能减少基层排查的工作量和降低市民正常生活、工作的影响。 让我们行动起来,进入公共场所,记得扫“场所码”哦,为自己,也是为了家人! 城南社区 江矿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