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上栗镇 查看内容

【奋进上栗镇 五县排头兵】上栗镇:创新“党建+”模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2-12-12 09:2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初冬时节,走进上栗县上栗镇,一眼望去,青山绿水与生机勃勃的田园交相辉映,一条条整洁的村道,一间间亮丽的屋舍,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交织成幸福图景。近年来,上栗镇基层党组织找准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创新“ ...

初冬时节,走进上栗县上栗镇,一眼望去,青山绿水与生机勃勃的田园交相辉映,一条条整洁的村道,一间间亮丽的屋舍,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交织成幸福图景。

近年来,上栗镇基层党组织找准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创新“党建+”模式,凝聚发展合力,不断为乡村美丽蝶变注入“红色力量”,助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驶入“快车道”。

“党建+特色产业”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子



每逢周末、节假日,森林小公园里的欢声笑语,红领巾丹勋营地里学习的少先队员,桃园驿站成群的舞者,泉之源小西湖人头攒动的游客……上栗镇泉塘村,处处呈现车水马龙、热闹喧天的景象。

曾经,泉塘村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泉塘村党支部书记文家根感慨道,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泉塘村强化党建引领,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子,荣获全国先进基层自治组织、省级“2021年度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等荣誉,乡村美、产业兴、村民乐的生动局面悄然形成。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泉塘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鼓励村民发展休闲农业;用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创新了“三资”巧变“三金”的发展模式,成功助推产业转型。

发动种植能手和回乡创业青年的示范带领作用。为了让村民的致富路更加光明,青年党员文申飞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协助村支“两委”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建设了“泉之源”田园综合体产业体系,创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8个合作社,实现大幅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合作社都由村党支部指派两名以上党员全程参与决策和指导,帮助协调解决矛盾和难题10多件,引导20多户脱贫户入股专业合作社,创建了200多亩的桃园、40多亩的桑葚园,在泉塘村党支部的指引下,开拓了水上乐园、农家乐餐馆等,解决就业200多人,今年人均年收入达24000余元。

今年,在泉塘村村委的协助下,尝到甜头的村民新增了2家种养合作社,流转土地60多亩,种植金丝皇菊,产值达100万元以上,泉之源田园综合体吸引近100万游客前来休闲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为泉塘村带来可观的收益,村集体经济达25万元以上。

“党建+生态宜居” 共建乡村美好家园



红旗水库、斑竹山起义历史陈列馆、誓词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户外拓展基地……走进上栗镇斑竹村,满眼葱翠,一派生机盎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斑竹村从往日的‘灰姑娘’,变为现在的‘俏姑娘’。”

斑竹村党支部书记林如春介绍,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2016年,启动打造生态宜居之地的行动,推动生态宜居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乡村森林公园”“省级红色名村”“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荣誉。

关停小煤窑,开展森林生态修复,每年的植树造林期间,上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志愿者、所有村民都纷纷来到荒山上义务植树。该村聘请3位老党员担任护林员,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现在,斑竹山一片碧翠苍郁,森林覆盖率达96%。

关停养殖场,组织党员群众对污染的水源进行治理。该村收回红旗水库的管理权,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安排3名保洁人员每天对水库周边卫生进行清洁。通过治理,如今,红旗水库清澈无比,水质达标。

近年来,斑竹村新修沥青公路5.5公里、水泥公路17公里,建成长2000余米的环湖健康步道,完成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村集中安置房建设,一桩桩民心工程的实施,赢得群众好评。

斑竹村开创旅游驱动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江西宏明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设酸枣树种植基地,已种植200余亩酸枣树,解决10余户脱贫户的就业问题,酸枣树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积极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成立上栗县斑竹赤岭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村委会占股30%,斑竹村村民占股70%,开发红色文旅活动、民宿、露营、烧烤、集约建房等旅游项目,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双赢”。今年1月15日,对去年的收入和集体经济进行分红,其中,股东分红22.8万元,脱贫户分红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

“绿水青山我们有,金山银山我们也要!接续不断的务实奋斗成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许多已搬迁外地的村民也表达了强烈的回村意愿,斑竹山将更加美好。”林如春对未来充满期待。

“党建+乡风文明”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以前,我们村是落后村,曾被吐槽‘烂泥扶不上墙’;现在,民风更纯,人心更善,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我们村荣获第七届江西省文明村镇、萍乡市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上栗县平安村等荣誉。”一走进上栗镇新建村,村民的自豪感满满。

谈及新建村的蜕变,该村党支部书记罗佳的感受颇深:党建引领是制胜的法宝。加强党建,就能统一思想认识,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成为促推社会发展的“领头羊”。群众路线是工作的根本。贴近群众,就能融洽感情,让群众成为知心人和拥护者。让各种力量成为参与公共治理、乡风文明的生力军。

该村党支部凝聚党员干部、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的等乡贤“五老”力量,引导乡风文明。该村的红白喜事理事会顺应民情民意,把家族的族长融入理事会。族长的威望和话语权,在移风易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村“五老”中的老教师房秀珍,经常用退休金资助家庭困难的村民,十几年如一日关爱村里的残疾人周海兰。像房老师这样的乡贤代表还有很多,而这些乡贤,90%以上是党员,他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如春风化雨一样影响并温暖着每个村民。

每年重阳节,该村的知名人士筹款为60岁以上的老人聚餐,举行文艺汇演,10多年来,从没间断。去年,在外办厂的年轻老板李先茶主动承担了重阳节的所有费用。“他不是村里最富有的人,这种精神境界受人敬佩。”村民们纷纷称赞。

如今,漫步在上栗镇的乡村田园,处处呈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图景,令人沉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