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感染 新冠病毒的知识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 第一天 单纯发热。 婴幼儿高热可达39℃-40℃,警惕热性惊厥;6岁以上儿童中高度发热,多数38.5℃-39.5℃。发热频繁,可能4小时一烧。 第二天 以发热为主,仍然高热但发热间隔延长。 可能5-6个小时发烧一次。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稍微急促的表现。6岁以上儿童病初即可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 第三天 热度逐渐下降。 较前两天的最高体温会下降0.5℃-1℃,发热间隔延长,变成7-8个小时发烧一次。易发热时段:22时到次日凌晨4时。开始出现鼻塞、流涕、食欲下降、干咳变湿咳(有痰)。 第四天--第五天 低热或不再发热。 咳嗽明显加重。鼻塞流涕,清涕变黄涕或脓涕。注意:气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第六天--第七天 经过对症治疗,基本上症状会逐渐好转。 跑动时会咳嗽,日常较为平稳。部分患儿可能会开始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 注意: 1岁以内婴儿气道较短,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侵袭到下呼吸道,孩子容易发热和喘憋,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如果发热3天仍没有发热频率降低、热度降低的趋势,务必前往医院就诊。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特点 从临床来看,儿童感染者发病快,少有肺炎,呈现以下特点: 儿童感染者几乎没有潜伏期,感染即发病。成人感染3天内发病,儿童多在1天内发病。 儿童感染初期症状是以发热为主,多数婴幼儿有高热表现。与成人感染初期咽干咽痛不同,儿童感染后尤其婴幼儿可能会因为体温迅速上升导致惊厥发生。 儿童感染新冠主要侵袭上呼吸道,高热并不等同于重症。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往往热度较高,但临床中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极少出现肺部侵袭,所以临床称为“新冠病毒感染”而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发热期间可伴有消化道症状。成人感染后症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儿童除了呼吸道症状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儿童出现热性惊厥怎么办 保持平卧位 将衣领解开、保持屋内通风(冬天注意别让冷风直吹孩子),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孩子处于放松状态,不会出现缺氧情况; 将头偏向一侧 避免分泌物误入呼吸道从而引起窒息,在惊厥时出现口吐白沫的现象,家长要及时清理干净分泌物; 物理降温 用温水毛巾擦拭额头、颈部、手心、脚心等,随着体温下降能够控制症状; 可以用中医外治法降温,例如:小儿推拿、药浴、足浴、穴位贴敷等。 及时就医 在家里做简单的处理,体温超过38℃以上给予口服退热药,及时拨打120或自行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阳了”的家庭隔离消杀 1.患者最好单独居住; 2.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选择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 3.隔离室外放个小桌子,做个接力点,饭菜物品放桌上,家人互相不接触。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如无法避免交叉使用,患者配戴N95口罩使用卫生间。保证家人健康。 5.患者用完卫生间及时打开窗户或排气扇换气,使用完卫生间,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接触位置,静候30分钟,用清水擦拭干净,或用酒精消毒剂擦拭消毒。 6.患者生活垃圾单独放入垃圾袋,垃圾桶需有盖,等待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