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芦溪县住建局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局工作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三年进一流”目标,深入推进“功能修补”“生态修复”“特色彰显”等行动,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分别获得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先进县和2021年度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先进县荣誉,为芦溪城市建设发展交出了一份诚意答卷。 一、暖色惠民生 “功能修补”做精细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是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具体措施。芦溪县以惠民利民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把好事办好办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累计完成2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8.79万平方米,惠及280栋、7356户居民。 二、绿色宜居业 “生态修复”从严优 坚持城乡建设与生态文明融合共进,以海绵城市为理念,以河流、公园、防护绿地等为本底,以城市干道为骨架,构筑“绿”“水”“城”相互渗透的生态城市框架。编制完成《芦溪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先后建成芦洲公园、滨河公园、狮山公园、老崖山公园,推进古城山公园建设,基本实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服务半径为500米,路旁带状绿地、街旁绿地服务半径为300米。目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4.1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8.4%。同时,以袁河两岸为绿带,以城区道路沿线绿地为绿脉,以城区各公园和广场绿地为绿叶的绿道体系,累计完成城市绿道39公里,实现城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目的,相继完成海绵城市面积2.53平方千米,达建成区面积26%。 三、古色提颜值 “特色彰显”塑个性 结合民俗风情及地方特色,放大、强化城市优势,留住生态环境、地方文化和民俗等“基因”,增强城市可识别性。对芦溪县正大街、东桥街等历史文化浓厚的特色街区进行风貌整治,保留古街风貌和文化底蕴。以袁河两岸为重点,以城市配套设施桥梁、景观亭等城区亮化工程为点睛之笔,通过制定县城照明亮化管理制度,建立智能照明亮化控制系统等方式,以细节管理提升城市颜值,打造流光溢彩、充满活力个性的城市夜景观。随着民俗文化街区、袁河景观、东洲桥、袁河木栈道、袁河廊桥等项目的相继完成,打造了景色宜人的沿河景观光带,目前已成众多“网红”打卡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奋力谱写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芦溪新篇章。同时,也希望一如既往的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关心、支持。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