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分能兑换牙膏、毛巾、茶杯,2积分能兑换立白洗洁精、卫生纸,6积分能兑换大米,7积分能兑换一桶油……”9月8日上午10时,记者走进赤山镇黄田村“移风易俗积分制兑换超市”兑换区,看到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牙膏、纸巾、洗洁精、杯子等各类生活用品,每件物品都“明码标价”,墙上张贴着兑换标准。20位村民们正高兴地排着队,用手中的积分卡兑换需要的生活用品,大家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你好,我有10积分,请给我一袋大米和2袋洗洁精。”队伍中,黄田村村民李强因主动配合村里丧事简办并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获得本季度黄田村移风易俗积分排名第一。 在核对积分后,工作人员给李强兑换了相应的物品,拎着这些物品,李强满脸自豪,他告诉记者,实施积分制后,村民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现在,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红事白事不再大操大办、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更加和谐……这样的兑换形式很有意义,大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得到了肯定,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鼓励,他决心在下一季度取得更多的积分。 据了解,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赤山镇选取了赤山村、院背村、黄田村在集镇内开展移风易俗积分制试点工作,围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方面开展积分项目,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老百姓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上来,用自己的文明行动赚取积分。翻开移风易俗积分制细则,记者在评分内容栏看到,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并记录有效时长积1分;被评为“好媳妇”“好婆婆”等榜样的积2分;被评为“赤山好人”的积3分;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主动配合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表现积极的积4分;环境卫生良好,被评为村清洁家庭或最美家庭积1分,镇、区、市清洁家庭分别积2分、3分、4分……对积分总分较高的家庭进行表扬,村两委每季度开展一次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物资活动、村民当季度未兑换积分可累积至下季度或年终兑换。 “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在积分制的激励下,赤山村村民、黄田村村民、院背村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和集镇环境卫生治理,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同时也享受着共治带来的成果,用小小的积分为文明增添了新动力。“接下来,我们将以移风易俗积分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将‘积分制’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镇逐步铺开,将村民的日常表现转换为积分,并通过积分兑换物品奖励,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