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瑾、记者梁永明、钱婕 深冬时节,岐山栗水一派生机盎然。走进园区企业、乡村社区、旅游景区等地,处处能看到湘赣合作的成果,感受到湘赣合作的活力。 上栗,最具湘情的赣地,两省三地之间一衣带水、产业相近、人文相通,民间交往频繁。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于2021年10月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区域重要节点的上栗县,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将国家有关支持区域合作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上栗县第六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加快推进‘五县’建设,奋力迈进‘湘赣边区域发展第一方阵’”的发展思路,并乘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与湘赣边兄弟县市保持着更紧密联络、更深入合作,携手开创共荣共赢、互惠互利,朝着湘赣边区域发展第一方阵的目标迈进。 区域合作蹄疾步稳 在合作交流上凝心聚力。自2014年以来,作为湘赣合作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上栗县连续8年参加湘赣边区域合作交流会,先后13次组团赴长株潭考察学习。2018年参加在长沙举办的中部园区博览会,全力推介赣湘合作产业园;2019年举办湘赣(上栗)经济交流合作会,70余位湖南民营企业家深度考察上栗;2020年7月,在长沙世界烟花大会召开之际,成功举办上栗之夜世界创意焰火艺术汇演。与湘赣边区域各县市共签订40余个专项合作协议,涉及基础设施、文旅融合、绿色生态、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共吸引30余家湘籍企业入驻赣湘合作产业园。上栗县探索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做法,获评“2021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十佳案例”。特别是今年5月召开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两省的大力推动必将开创湘赣边区域合作新高潮。大会上,上栗县与湖南浏阳签订了《园区产业链深度合作框架协议》。此外,还与江西省社科院联合成立湘赣边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财政出资1亿元成立湘赣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区域合作提供金融支持。 在合作政策上联动用力。国家级层面出台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上栗及萍乡其他县区一起与浏阳、醴陵等组团建设,不仅要联合打造花炮集中区建设,而且要求上栗与浏阳共建园区。在省级层面,湘赣两省发改委联合印发《贯彻落实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重点任务清单》,并增加长赣铁路和G60沪昆高速湘赣连接段改扩建工程。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江西省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提出,推动上栗电子电路产业研究院提质升级,深化与浏阳的产业链协同对接,支持打造全省一流电子电路产业集聚区;推进上栗职教园区、智慧县城以及流源水库建设等,干货满满。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上栗加深与长株潭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充分彰显了“上栗是名副其实的湘赣合作‘桥头堡’和‘主战场’”地位。 在合作共为上持续发力。上栗县率先成立区域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和湘赣合作转型推进办,及时出台《上栗县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工作方案》《五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表》等政策性文件,明确区域合作6大方面69项工作任务,以专班化、项目化运作推动湘赣合作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在文旅方面:举办湘赣边形象大使比赛,向上争取有关红色文化保护政策,编制以“云游赣湘”为主题的《上栗全域旅游整合推广策划方案》,将南北街打造为湘赣边旅游特色文化街区。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已举办湘赣边基层社会治理协同创新联席会议等活动。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赣湘合作大道与S224断头路接顺且已与浏阳市对接;做好昌栗高速西延工程、G640上栗至醴陵段改扩建前期工作,研究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8月24日与醴陵签订了交通合作协议。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将与浏阳两型产业园合作共建食品科技工业园。在产业协同创新方面:与浏阳签订《园区产业链深度合作框架协议》,继续推动电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加快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现医疗、职业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等资源共享。 优势驱动走深走实 位于赣湘两省四市八县的交界处,上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长沙99公里,距浏阳不到40公里。随着长赣高铁建成通车并在黄花机场和上栗设站,上栗县与长沙车程进一步拉近至18分钟。沪昆高速、萍洪高速、昌栗高速、319国道贯穿全境,将形成2条高铁、3条高速及6条连接线、1条国道贯通的快速交通网络,上栗融入长株潭都市圈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显。 上栗历来商贸发达,经济活跃,思想开明,很早便为湘赣边贸要地,被冠以“小南京”美誉。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洗礼,上栗的发展基础更加夯实。近年来,上栗加强整体谋划和产业规划,依托赣湘合作产业园,坚持主攻工业、主攻项目,以PCB为切入点,聚集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加速打造“全国知名电子电路产业聚集区”和“江西省数字经济先行区”,加快建设花炮转型升级集中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通过接续努力,园区综合排名从2016年的全省第95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26位。 作为“中国烟花爆竹之乡”,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劳动力都在本地花炮企业就业,但随着部分花炮企业退出,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充足的人口红利将为上栗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加上不少劳动力由于长期从事花炮手工作业,手脚很灵活,劳动效率很高,又便于管理,完全能够胜任电子信息等精细化的手工作业。此外,长沙等地工业发展较早、较充分,地价成本偏高,园区承载力和劳动力资源面临不足,与上栗地价低、劳动力充足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两省合作特别是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共识共为前景美好 融入长株潭,崛起湘赣边。承载着上栗乃至全市人民几十年来的共同梦想,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一体化,成功迈进第一方阵,实现上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上栗全县上下的共识共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都市圈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上栗县将把国家支持湘赣边区域发展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融入长株潭都市圈。 理念互融,共建发展新格局。思想解放,敢闯敢为是长株潭地区成为中部崛起“领头雁”的重要法宝。上栗县将进一步拓宽视野,放大格局,突破思维定式,学习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学习吸收他们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社会管理模式,学习运用他们的招商政策和营商环境,学习他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恒心与决心。大力引进湖南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上栗与湘赣边区域的互利共赢,共同构建新发展格局。 规划互接,共创发展新模式。立足湘赣边区域整体发展和长远利益,赣湘两地将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以高效率的机制保障区域合作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同时深入推进各类规划充分对接,不断深化湘赣“一家亲”意识,树牢“一体化”理念,努力形成共同行为准则,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合作事项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产业互补,共抓发展新机遇。根据《江西省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要求,特别是要抓好《浏阳—上栗园区产业链深度合作框架协议》落实落地,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合作为大合作。上栗坚持以建设全国花炮集中区为机遇,传统优势花炮产业以龙头骨干或行业领军企业为主体,通过战略联盟或兼并重组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优化整合,加强资源辐射与产品创新。新兴产业将围绕打造全省一流电子电路产业集聚区的目标,以打造省级高新技术园区为契机,加大首位产业创新力度,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招大引强,加强与长株潭地区的合作交流,深化双方产业互补、技术互补、市场互补,构建上下游协助配套体系,让更多电子信息企业落户赣湘合作产业园。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上栗县将不断拓宽传统优势产业合作范围,与浏阳合作共同建设科技食品产业园,与醴陵加强文旅、花炮等方面的合作。 基础互通,共探发展新路径。上栗县将主动对接湘赣边区域,打通边际断头路、瓶颈路、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引领百姓精神相连、文化相连、兴趣相连。此外,加强与省内外湘赣边区域其他兄弟县市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向省级或国家级层面争取财政资金、政策项目、土地指标等支持,共享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文旅融合、快递物流、医疗教育、环境卫生、政务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上栗在湘赣边区域就业、创业的吸引力。 |